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主要講解了“Vue3中怎么自定義指令”,文中的講解內容簡單清晰,易于學習與理解,下面請大家跟著小編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來研究和學習“Vue3中怎么自定義指令”吧!
TienChin 項目前端是 Vue3,前端有這樣的一個需求:有一些前端頁面上的按鈕要根據用戶的權限來決定是否展示出來,如果用戶具備相應的權限,那么就展示對應的按鈕;如果用戶不具備對應的權限,那么按鈕就隱藏起來。大致上就這樣一個需求。
看到這個需求,可能有小伙伴首先想到用 v-if 指令,這個指令確實也能做,但是,由于用戶具備的權限一般來說可能是多個,甚至可能還有通配符,所以這個比對并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肯定得寫方法。。。所以,如果能用一個指令來實現這個功能,那么就會顯得專業很多了。
我們先來看看實現自定義指令最終的使用方式:
<button @click="btnClick" v-hasPermission="['user:delete']">刪除用戶</button>
小伙伴們看到,這個 v-hasPermission
就是我們的自定義指令,如果當前用戶具備 user:delete
權限,這個按鈕就會展示出來,如果當前用戶不具備這個權限,這個按鈕就不會展示出來。
先要和小伙伴們說一下,Vue2 和 Vue3 在自定義指令上有一些差異,并不完全一致,下面的介紹主要是針對 Vue3 的介紹。
我先來和小伙伴們分享一下我們具體是怎么做的,然后在講解代碼的時候再來和大家說說各個參數的含義。
自定義指令可以定義全局的,也可以定義局部的。
在正式開搞之前,小伙伴們需要先明白,自定義指令有兩種作用域,一種是局部的自定義指令,還有一種是全局的自定義指令。局部的自定義指令就只能在當前 .vue
文件中使用,全局的則可以在所有的 .vue
文件中使用。
直接在當前 .vue 文件中定義即可,如下:
directives: { focus: { // 指令的定義 mounted(el) { el.focus() } } }
不過,在 Vue3 中,也可以這樣寫:
<template> <p> <button v-onceClick="10000" @click="btnClick">ClickMe</button> </p> </template> <script> import {ref}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name: "MyVue01", setup() { const a = ref(1); const btnClick = () => { a.value++; } return {a, btnClick} }, directives: { onceClick: { mounted(el, binding, vnode) { el.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if (!el.disabled) { el.disabled = true; setTimeout(() => { el.disabled = false; }, binding.value || 1000); } }); } } } } </script>
這里我自定義了一個名叫 onceClick 的指令,給一個 button 按鈕加上這個指令之后,可以設置這個 button 按鈕在點擊多久之后,處于禁用狀態,防止用戶重復點擊。
小伙伴們看,這個指令的執行邏輯其實很簡單,el 相當于添加了這個指令的元素,監聽該元素的點擊事件,如果點擊該元素時,該元素不是處于禁用狀態,那么就設置該元素為禁用,給一個定時任務,到期后使該元素變為可用。這里邊具體的參數,松哥下面會跟大家詳細介紹。
不過這只是一個局部指令,只能在當前 .vue 文件中使用,我們也可以定義全局指令,這樣就可以在所有的 .vue 文件中使用了。
全局指令我們一般寫在 main.js 中,或者寫一個單獨的 js 文件然后在 main.js 中引入,下面的例子是直接寫在 main.js 中:
const app = createApp(App); app.directive('onceClick',{ mounted(el, binding, vnode) { el.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if (!el.disabled) { el.disabled = true; setTimeout(() => { el.disabled = false; }, binding.value || 1000); } }); } })
這樣,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去使用 v-onceClick
這個指令了。
可能小伙伴感覺比較疑惑,自定義指令時候的 mounted 以及這里的參數都是咋回事,那么接下來松哥就來和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些方法和參數。
在 Vue3 中,自定義指令的鉤子函數主要有如下七種(這塊跟 Vue2 差異較大):
created:在綁定元素的 attribute 或事件監聽器被應用之前調用。在指令需要附加在普通的 v-on 事件監聽器調用前的事件監聽器中時,這很有用。
beforeMount:當指令第一次綁定到元素并且在掛載父組件之前調用。
mounted:在綁定元素的父組件被掛載后調用,大部分自定義指令都寫在這里。
beforeUpdate:在更新包含組件的 VNode 之前調用。
updated:在包含組件的 VNode 及其子組件的 VNode 更新后調用。
beforeUnmount:在卸載綁定元素的父組件之前調用
unmounted:當指令與元素解除綁定且父組件已卸載時,只調用一次。
雖然鉤子函數比較多,看著有點唬人,不過我們日常開發中用的最多的其實是 mounted 函數。
這里七個鉤子函數,鉤子函數中有回調參數,回調參數有四個,含義基本上和 Vue2 一致:
el:指令所綁定的元素,可以用來直接操作 DOM,我們松哥說想實現一個可以自動判斷組件顯示還是隱藏的指令,那么就可以通過 el 對象來操作 DOM 節點,進而實現組件的隱藏。
binding:我們通過自定義指令傳遞的各種參數,主要存在于這個對象中,該對象屬性較多,如下屬性是我們日常開發使用較多的幾個:
name:指令名,不包括 v- 前綴。
value:指令的綁定值,例如:v-hasPermission="['user:delete']"
中,綁定值為 'user:delete'
,不過需要小伙伴們注意的是,這個綁定值可以是數組也可以是普通對象,關鍵是看你具體綁定的是什么,在 2.1 小節的案例中,我們的 value 就是一個數字。
expression:字符串形式的指令表達式。例如 v-my-directive="1 + 1" 中,表達式為 "1 + 1"。
arg:傳給指令的參數,可選。例如 v-hasPermission:[name]="'zhangsan'"
中,參數為 "name"。
vnode:Vue 編譯生成的虛擬節點。
oldVnode:上一個虛擬節點,僅在 update 和 componentUpdated 鉤子中可用。
除了 el 之外,其它參數都應該是只讀的,切勿進行修改。如果需要在鉤子之間共享數據,建議通過元素的 dataset 來進行。
有一種動態參數,這里也和小伙伴們分享下。正常情況下,我們自定義指令時傳遞的參數都是通過 binding.value 來獲取到的,不過在這之外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通過 binding.arg 獲取參數。
我舉一個簡單例子,假設我們上面這個 onceClick 指令,默認的時間單位時毫秒,假設現在想給時間設置單位,那么我們就可以這樣寫:
const app = createApp(App); app.directive('onceClick',{ mounted(el, binding, vnode) { el.addEventListener('click', () => { if (!el.disabled) { el.disabled = true; let time = binding.value; if (binding.arg == "s") { time = time * 1000; } setTimeout(() => { el.disabled = false; }, time); } }); } })
在自定義指令的時候,獲取到 binding.arg 的值,這樣就可以知道時間單位了,在使用該指令的時候,方式如下:
<button v-onceClick:[timeUnit]="10" @click="btnClick">ClickMe</button> <script> import {ref}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name: "MyVue01", setup() { const timeUnit = ref('s'); return {timeUnit} } } </script>
timeUnit 是一個提前定義好的變量。
好啦,有了上面的基礎知識,接下來就來看我們本文的主題,自定義權限指令,我寫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來看下:
const usersPermissions = ['user']; app.directive('hasPermission', { mounted(el, binding, vnode) { const {value} = binding; let f = usersPermissions.some(p => { return p.indexOf(value) !== -1; }); if (!f) { el.parentNode && el.parentNode.removeChild(el); } } })
usersPermissions 表示當前用戶所具備的權限,正常該數據應該是從服務端加載而來,但是我這里簡單起見,就直接定義好了。
具體的邏輯很簡單,先從 binding 中提取出 value 的值,這就是當前控件所需要的權限,然后遍歷 usersPermissions 用一個 some 函數,去查看 usersPermissions 中是否有滿足條件的值,如果沒有,說明當前用戶不具備展示該組件所需要的權限,那么就要隱藏這個組件,隱藏的方式就是獲取到當前組件的父組件,然后從父組件中移除當前組件即可。
這是一個全局的指令,定義好之后,我們就可以在組件中直接使用了:
<button @click="btnClick" v-hasPermission="['user:delete']">刪除用戶</button>
感謝各位的閱讀,以上就是“Vue3中怎么自定義指令”的內容了,經過本文的學習后,相信大家對Vue3中怎么自定義指令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具體使用情況還需要大家實踐驗證。這里是億速云,小編將為大家推送更多相關知識點的文章,歡迎關注!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