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8月14日,騰訊發布第二季度財報,不湊巧的是,當日歐市盤中,美國2年期與10年期國債利率發生2007年來首次倒掛,引起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恐慌,美股三大指數均暴跌3%。
8月15日,中國香港恒生指數低開1.41%,盤中失守25000點整數關口。與此同時,騰訊控股低開3.88%,以七月以來的最低價326.8港元開盤。15日騰訊的行情低迷不能說沒有大環境的影響,但是截至收盤,當日恒生指數微漲0.76 %,騰訊控股卻是下跌2.28%。到16日再跌1.21%,以326.4元收盤。
情況變成這樣,只能說明,唱空騰訊的力量確實很強。那么,他們為何如此不看好騰訊?
懸在半空的轉型
根據財報披露,截至6月30日,騰訊第二季度實現營收888.21億元,同比增長21%,未達到市場預期的934.1億元,增速也低于市場預期的25%;毛利潤為391.26億元,同比增長14%,環比下降2%;期內盈利(凈利潤)246.84億元,同比增長33%,環比下降11%。
若從同比數據來看,騰訊二季度的營收利潤增長得都不錯,但是相比于2019年Q1,各項利潤都在下跌。而且同比增長情況不錯,并不能說明騰訊的業績表現有多好。2018年,是近幾年騰訊業績增速最低的一年,2018年Q2,騰訊的業績表現并不亮眼。
2018年,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速放緩,人口紅利見頂。業界達成的共識是,消費互聯網的潛力已經肉眼可見。騰訊對此也非常清楚,因此在2018年10月,進行了新一輪整體戰略升級,目的在于擁抱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形成了六大事業群:WXG(微信)、IEG(互動娛樂)、PCG(平臺與內容)、CSIG(云與智慧產業)、CDG(企業發展)、TEG(技術工程),其中CSIG和CDG都在向B端業務重點發力。
從2019年Q1開始,騰訊又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這一板塊獨立納入財報統計范圍。“產業互聯網”成為了騰訊在2019年,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發力方向。
但是從2019年上半年的情況看,“金融科技及及企業服務”的發展情況只能說是差強人意。這一板塊在2019年Q1的帶來的收入是218億元,同比增長44%;2019年Q2實現收入229億元,同比增長37%,增速居然出現了下降。
暫時看來,騰訊的戰略轉型是未達預期的。而且這樣的轉型策略,就算對于騰訊這樣強大的巨頭來說,也是一個哪怕盡心竭力,依舊會充滿挑戰性的棘手問題。
最大的風險來自阿里巴巴
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迅速擴張的時代,就是消費互聯網的紅利時期。在這一時期,騰訊和阿里巴巴各憑絕技,依仗從PC互聯網時代就積累下來的優勢,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最大的兩大巨頭。騰訊的絕技是社交+泛娛樂,更加貼近消費者;阿里的絕技是電子商務+金融科技,對于B端和C端是兩頭兼顧的。
現在騰訊要搞產業互聯網,主要是想向阿里最擅長的金融科技和“to B”領域發起挑戰。對騰訊來說,這注定會是一條充滿艱辛的路。
騰訊搞產業互聯網的兩大基礎,一個是金融科技、另一個是云服務。
1金融科技
騰訊金融科技的收入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其一,是向商戶收取商業交易手續費;其二,是向用戶收取提現費用及信用卡還款費用;其三,是向金融機構收取分銷金融科技產品(例如“微粒貸”及在“li財通”平臺提供的財富管理產品)的服務費。
這些事情螞蟻金服的支付寶同樣也在做,而且在一些費用收取,比如提現費率上優惠力度更大。騰訊在微信支付里新推出的零錢通相當于支付寶的余額寶,但是對于用戶來說,零錢通比余額寶不見得更有吸引力。
金融科技在在資本對人工智能的狂熱追捧中,也成為了一個不小的風口。但是相比于人們對金融科技勾畫出的各種美好藍圖,現實依然比較骨感,我們離千人千面、完全智能化的金融科技還是非常遠。
倒是對于阿里巴巴率先探出互聯網金融時代的金融科技,從支付寶的移動支付,到余額寶的活期li財,人們已經開始習以為常。騰訊在金融科技方面進步的很快,憑借微信的社交領域優勢,市場份額也在高速增長。
但在這方面,阿里巴巴的金融科技和其自身的電子商務生態相得益彰,阿里比起騰訊來,也不會落于下風。并且阿里巴巴雄厚的積淀,更加容易讓人信賴。
2云服務
在云服務領域,根據IDC研究表明,目前全球最強大的云服務提供商是亞馬遜的AWS,其次是微軟的Azure,阿里巴巴的阿里云占據全球第三的共有云市場份額,也是全球第三強,騰訊的騰訊云在全球能排到第六。
在國內,2018年阿里云在公有云市場份額排名第一,騰訊排名第二。但是騰訊云這個第二,和阿里云這個第一之間的差距……這么說吧,阿里云2009年誕生,而騰訊云在2013年誕生,他們之間的整體差距,可能并沒有隨著時間的前進而縮短多少。
騰訊云的在游戲和視頻這兩大垂直領域占據著領先地位,在騰訊系生態圈之外的競爭力并不顯著。阿里云在成立之初就為應對淘寶和天貓的海量數據問題,以及處理螞蟻金服的金融數據不斷的進行改造升級,對于處理復雜的數據問題和提供穩定可靠的云服務得心應手,在世界范圍內都有著很強的競爭力。
如今騰訊云想要“進一步加強我們在金融及零售服務領域的地位”,這可能多少還是得考慮一下阿里云的情緒。
小結:
騰訊從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著手,開始發力產業互聯網。沿襲了騰訊自己PC互聯網時代的“學習”態度,向阿里學習。可是從現實狀況來看,阿里巴巴在B端的表現一直都很強勢,隨著優勢的積累,還會變的更加強勢。以往騰訊學完 以后總能超越老師,這次也能把阿里拍死在沙灘上嗎?好像,確實沒辦法如此樂觀。
廣告這個短板
在騰訊向產業互聯網奮力挺進的過程中,自身的短板卻逐漸被暴露出來,而且這個短板,明顯在給整個騰訊集團前進的步伐拖后腿。
在2019年第一季度,騰訊的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至133.77億元,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增長 34%至98.98億元,主要由于來自朋友圈、小程序及QQ看點的廣告增長。
二季度,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6%至164.09億元,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8%至120.09億元,增長動力同樣主要來自微信朋友圈和QQ看點廣告收入的增加。但是媒體廣告收入減少了7%。
可以看到,在2019年第二季度,騰訊的廣告業務增速是在放緩的,收入164.09億元大幅低于市場預期。如果想找外部原因的話,很容易,畢竟在2019年,整體宏觀經濟環境都承受著下行的壓力,廣告需求肯定也在萎縮;另一方面,頭條系產品的廣告庫存在不斷釋放,整個互聯網廣告行業都在承受壓力。
但是,騰訊的廣告業務拖后腿,并不是最近才有的說法。
2017年之前,騰訊分為效果廣告和品牌展示,很長一段時間內,為騰訊總體收入所做的貢獻都不夠分量,以至于游戲營收獨撐大局,甚至騰訊也被視為了一家游戲公司。
在2016年,騰訊的廣告營收能力,被對手們甩開了最遠的距離。根據eMarKeter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總移動廣告支出為273.1億美元。阿里巴巴2016年的移動廣告收入達110億美元,占據40.3%的份額;百度移動廣告收入達55億美元,市場份額將接近20%;騰訊移動廣告收入為32億美元,市場份額為11.6%,不到當時阿里的1/3。
從2017年起,騰訊的廣告業務開始分為社交和媒體廣告。騰訊廣告的組織結構不清晰、內部協同不暢的問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騰訊的廣告收入增速開始加快。但是從2018年10月,騰訊調整集團整體組織架構后,把各事業群的廣告資源被整合到CDG旗下的AMS(廣告業務線),由公司統一調配,廣告業務的營收增速反而開始不斷下滑。這還真是一件奇怪的事。
小結:
騰訊的廣告業務17年的調整卓有成效,18年力度更大的調整,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只能說明,騰訊的廣告團隊本身,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2018年10月的調整動作的方向應該是正確的,因為早在2007年,阿里就建立了阿里媽媽這個廣告營銷平臺。而廣告系統團隊,一直都是字節跳動最核心的研發團隊之一。建立統一調動的大廣告分銷平臺,是已經被充分驗證過的正確道路。但是,這條路看起來對騰訊來說竟然是走不通的。
從比較悲觀的角度來看,騰訊的廣告部門短期內還是挑不起大梁,“金融科技和企業服務”還處在起步開拓階段,營收的重任還得交給游戲。
挑戰者們的威脅
根據騰訊的2019Q2財報顯示,其主要收入依然是來自增值服務,占比54%,收入為480.8億元。其中網絡游戲收入為273.07億元;社交網絡收入207.73億,這部分主要是數字內容服務,比如直播和視頻。
騰訊最核心的社交和游戲領域,在中國目前并沒有誕生出強有力的挑戰者。但其他領域就沒辦法這么樂觀。
1在線視頻
目前國內的在線視頻行業呈現出明顯的頭部效應。從2014年開始,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就成為了在線視頻行業前三的常客,到2018年,騰訊視頻、愛奇藝和優酷三家,分走了國內在線視頻市場超過8成的份額。
在“優愛騰”三巨頭中,愛奇藝和騰訊視頻都與優酷的用戶數量拉開了差距。但是,騰訊視頻并沒有在與愛奇藝的競爭中確立絕對的優勢。
反而在活躍用戶和訂閱會員兩方面,騰訊被愛奇藝反超。截至2019年Q2,愛奇藝的訂閱會員規模達到了1.005億,騰訊的訂購賬戶數達到9690萬。目前看來,在三巨頭的競爭中,愛奇藝是暫時領先于騰訊的。
2在線音樂
當2016年,騰訊把旗下的QQ音樂業務與中國音樂集團(CMC)進行合并,將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統歸為騰訊音樂,騰訊音樂就擁有了中國最大的數字音樂版權庫。
截止2019年3月,騰訊音樂曲庫量已經達到3500萬首。但是因為騰訊音樂旗下三大平臺,酷狗音樂、QQ音樂和酷我音樂是分開獨立經營的。到3月份,網易云音樂總數超2000萬首的版權曲庫已經追平了酷我音樂。雖然酷狗音樂和QQ音樂的版權庫,依然遠比網易云音樂龐大,但是自從2018年2月,國家版權局促成了騰訊音樂和網易云音樂的相互授權,騰訊的版權優勢,就遠不及以前那般意義重大。
網易云音樂在音樂社交領域的不斷創新,讓其在2019年8月的用戶數量突破了8億,而且用戶粘性也超過騰訊音樂旗下的三大平臺。
3在線文學及漫畫
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占據著中國網絡文學的半壁江山。但是截止2019年6月,閱文旗下最活躍的QQ閱讀,月活用戶數量也才堪堪突破1000萬,此時領跑文學閱讀市場的掌閱,月活用戶數量已經接近7000萬,差距非常巨大。
更糟糕的是,自2018年以來的免費閱讀熱潮,對于以付費閱讀模式為主的閱文集團,正在造成持續不斷的沖擊,到2019年6月,七貓免費小說和米讀小說這兩款免費閱讀軟件的月活用戶規模也接連超過了QQ閱讀。而相比于2017年11月30日上市當天的最高股價110港元,截止8月20日,閱文當日的最高股價已經跌至25.4港元。
對于漫畫市場,騰訊也非常重視。但在移動漫畫市場,Trustdata數據顯示,2019年6月騰訊動漫的月活用戶數量沒有突破500萬,快看漫畫的月活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1500萬,位居榜首的快看漫畫已經把騰訊動漫甩開了三倍的距離。
4短視頻和資訊流
短視頻是泛娛樂行業最貼合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娛樂方式,在4G網絡和智能手機的加持下,短視頻經過不到5年時間迅猛發展,就已經足以和發展了十數年的在線視頻分庭抗禮。QuestMobile 數據顯示,在2019年6月,在線視頻行業的總體月活用戶,同比增長2.4%至9.64億,而短視頻的總體月活用戶數,同比增長32.3%至8.21億。很顯然,短視頻的增長潛力依然可觀。
對于短視頻行業的崛起,騰訊當然不會視而不見。可惜短視頻行業是字節跳動的主場,而不是騰訊的。抖音月活用戶數4.86 億,西瓜1.31 億、火山1.06 億,去重之后字節跳動的總體月活數達到5.88 億;騰訊的微視、火鍋,分別為1.05 億、0.11億。在字節跳動的強勢崛起中,騰訊對短視頻行業的用戶爭奪,非常吃力。
圍繞著社交(微信和QQ)布局的騰訊新聞,曾今在不短的一段時間內,雄踞著在線新聞資訊的頭把交椅,直到今日頭條的迅速崛起。在2019年6月,今日頭條的月活早已超過2.1億,而騰訊新聞的月活用戶堪堪超過1.5億。
小結:
騰訊歷時十數年,傾力打造出一個以社交為中心,涵蓋網絡游戲、視頻、音樂、文學、漫畫及新聞的內容生態系統。作為騰訊核心的社交,不以變現為目的,圍繞著社交的內容消費才是變現的途徑。
但是,隨著時間的演進,人們的內容消費偏好,受到經濟、科技、文化乃至政治的影響,處在不斷變化中的。舉一個典型的例子,短視頻這種娛樂形式的崛起,明顯就是科技進步的影響,也迎合了新時期人們碎片化的內容消費習慣。
顯然,如果騰訊只盯著產業互聯網,而對消費互聯網,尤其是泛娛樂領域有所松懈的話,后院起火的戲碼就會立即上演。
寫在最后
科技進步從未止歇,人們的習慣和需求在不斷變化。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如此繁榮,因為這里總是充滿了活力。一旦對變化的反應開始遲鈍,衰弱乃至被被淘汰都并非不可能,哪怕對于騰訊和阿里來說,也是如此。因為,百度就是前車之鑒。從以往的表現中看,騰訊,其實也不是一家對新變化,十分敏感的互聯網企業。
在市場看來騰訊現在的處境風險巨大,但在騰訊自己看來,這的確又是一條順應變化趨勢的道路,只要騰訊在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做到兩頭兼顧,兩面開花,肯定會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可惜資本市場是一個風險過剩的地方。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來看,資本市場對風險的認知和反映,不會總是趨于理性。看衰騰訊的人,其實是對騰訊的轉型過程及前景,過于悲觀。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