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期內容當中小編將會給大家帶來有關如何用R語言實現主成分分析,文章內容豐富且以專業的角度為大家分析和敘述,閱讀完這篇文章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獲。
建議大家直接采用R語言實現主成分分析,今天先送上一枚案例。
使用R語言自帶USJudgeRatings法官綜合素質評分數據,每位法官均有12項維度打分,我們覺得用12個指標評價一位法官過于復雜了,現在請對12個維度打分變量進行降維處理,造幾個主成分來用于綜合評價。
數據如下:
加載包:
library(psych)
畫出含平行分析的碎石圖:
fa.parallel(USJudgeRatings, fa = "pc", n.iter = 100, show.legend = TRUE, main = 'Scree plot with parallel analysis')
此圖告訴我們似乎是提取1個主成分。判斷主成分個數的經驗和方法不只是這一個,我覺得只提取1個主成分的話有些偏執,可以考慮多提1個,共提取2個主成分進行考察。
接下來開始主成分分析,暫不旋轉:
USJ.pc<-principal(USJudgeRatings,nfactors=2,rotate = "none")
提取到兩個主成分PC1、PC2,特征值分別為10.13、1.10,均大于1,以特征值為參考的話,提取前2個主成分尚可。方差貢獻比例分別為84%、9%,累積方差貢獻比例94%,一般認為大于80%,即可認為主成分有較大代表性。
從累積方差貢獻,特征值的表現來看,提取2個主成分沒問題。
12個指標和PC1、PC2交叉的數字即為載荷,從載荷的分布來看,可以比較輕松的劃分各指標與主成分的歸屬,比如PC2在指標“CONT”上的載荷明顯大于其他,所以"CONT"是PC2的主要代表變量,而其他變量在PC1的載荷均較大,所以PC1是一個一般性的綜合成分。鑒于此,不做旋轉處理是可以的,不影響對主成分核心含義的提煉。
和SPSS主成分的結果對比一下,主成分特征值、方差貢獻比例完全一致。
再對比一下SPSS輸出的載荷矩陣,也是一致。
如果覺得我表述不清的話,那我們繪制指標變量與主成分載荷圖,直觀看一下效果。
fa.diagram(USJ.pc,simple=TRUE)
效果很直觀,就不用文字多說了。
執行到此處,我們已經確認12個維度指標變量,提取前2個成分作為主成分是可以的。
接下來,我們需要計算每個主成分的得分了。
USJ.spc<-principal(USJudgeRatings,nfactors=2,rotate = "none",scores = TRUE)
head(USJ.spc$scores)
對主成分得分變量的使用,通常是直接用于從高到底排序,排名靠前的法官則在該主成分維度上表現突出。或者綜合2個主成分得分變量,構造一個綜合得分進行評價。
上述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如何用R語言實現主成分分析了,如果剛好有類似的疑惑,不妨參照上述分析進行理解。如果想知道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