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不知覺間,“腦極體”已經陪伴了大家兩年多的時間。
恰好在這兩年多,我們經歷了AI產業從一個構想,變成了滾燙火熱的現實;我們見證了人臉識別、智能安防、對話式AI等等技術來到現實生活里,構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追隨了一家家中國科技企業在AI浪潮中成長,親睹了無數AI開發者的感人故事,注視著人工智能被寫進國家戰略。
在一篇篇文字里陪大家看中國AI徐徐升起,與有榮焉。
有時候回想起這一切,會覺得目眩神迷,有時候又深感一切來之不易。有太多心緒在這兩年多的旅程里,所以我們決定整理和記錄一些事情。于是,對,“腦極體”折騰出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它叫做《未來學徒:讀懂人工智能飛馳時代》。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關于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和故事。
時間岔口
首先要解釋的第一個問題,當然是為什么會有這本書。
《未來學徒》的主要內容,是選取整理了我們在2017下半年,到2018年初的部分文章,并加以補充和修訂。
那時候或許還有很多讀者沒有開始關注我們,甚至很多讀者彼時還不了解AI為何物。那么這本書的內容還是很適合的。即使您與我們一道走來,或許到今天也會發現,對那個時間段AI技術與產業的系統整理,是很有價值的一件事。
這源于那段時間,以及所發生故事的特殊。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這次AI復興的技術內核逐漸清晰,如何建立AI技術到AI產業的聯系,開始產生了多樣化的嘗試。從產業巨頭,到投資者和創業者,逐漸重視這個領域。雖然今天很多企業說自己有悠久的AI歷史,但要承認的是,其產業加速以及將AI升格為主要戰略,基本都發生在2017-2018這個時間段。
換言之,那段時間是一個非常有意味的開始。就像鐵軌上的岔口,將影響列車的方向。在那個時間岔口之后,中國AI產業走向了洶涌發展。以至于今天已經很少聽說哪家互聯網和科技公司不涉及AI業務、智能產業。
理解這趟軌道的未來,必須回到那個岔路口去。時間雖然并未遠去,但它的獨特之處已然熠熠生輝。
這是飛馳時代的開始,這是眾多開始的開始。
產業原點
這本“回到2017”的書,并不僅僅是想帶著大家一起懷舊,而是我們發現,今天繁花似錦的AI產業,其實就像一幅多米諾骨牌,是一步步產生的連鎖反應。新的技術要在舊技術基礎上創新,新的產業動作為了解決舊有問題。
而我們今天聽到的AI消息,更多是一個個孤立的新聞。或許我們有必要回到最初,去理解行業和企業為什么要這樣做。這個答案的背后,是我們自己應該怎樣做,如何在AI大潮中找尋自己的棲身之所,甚至搏浪之機。
2017-2018的關鍵周期,勾勒出了大多數中國AI產業的邏輯原點。比如就在上周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中,華為手機明確提出未來5-10年長期戰略中,AI是唯一的核心驅動力。
這個戰略是怎么提出來的?它的根據和基礎是什么?對于想要進入終端產業的個人,或者想要跟隨巨頭轉型的企業來說,AI戰略意味著什么?
這些答案,要回到2017年華為提出移動AI概念,發布移動AI芯片當中去尋找答案。當然了,《未來學徒》包含這部分內容。
再舉個例子,今天產業互聯網、5G、AIoT,種種新概念、新風口的興起,其實都與這次AI崛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比如說我們都聽過“5G改變產業”這個說法,可為什么網絡能夠改變產業?這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產業應用AI技術必須以大帶寬、低時延、可定制的網絡作為基礎,發揮AI的最大化效果。
那么為什么產業要大量應用AI技術呢?沒錯,你猜對了,答案也在本書當中。
為了更立體地描繪這次產業劇變,我們將本書分為三個部分:
1、技術篇:從各個角度描繪這次AI復興的技術內核。通過舉例的方式,讓大家知道所謂AI和深度學習到底是個什么玩意。
2、產業篇:敘述移動AI、無人駕駛、新零售等“AI+產業”的崛起過程,帶領大家回到產業原點,理順產業發展邏輯和長期需求。
3、玩家篇:記錄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公司,是為何進入,用什么方法進入AI這次產業革命的。它們的AI之路和生態發展,遠比常人預想中影響更大。
讓大家立體、完整地理解AI技術與AI產業,是我們的核心初衷。
一小瓶“祛魅劑”
對于這本《未來學徒》,其實我們還有一點私心,就是希望它能為AI產業帶來一點祛魅療效,哪怕只有一點也好。
進入這個行業兩年多以來,實在是感覺跟人溝通AI,是一件異常艱難的工作。即使是科技從業者,甚至為AI大把花錢的投資人,都對這門技術和相關產業存在非常多的誤解。
有人認為AI就是吹出來的風口和泡沫;有人認為AI就是機器人;有人把AI說成是人類的威脅,一出口必討論“AI取代你的工作”;有人認為AI是萬能的,買個AI就要把我企業里的一切問題都解決。
毫無疑問,這些都是錯的。但什么是對的呢?
至少我們可以保證, 本書內容來自當時的一手采訪和追蹤報道,凡落筆總有出處。而且內容基本從AI一線出發,力圖還原產業核心中的人與企業究竟在做什么想什么。怎么說呢,我們在盡一切可能,保證這本書是靠譜的。
AI不是一個“迷惑行為”,也不是一堆泡沫。它是點滴技術突破與產業探索的集合,它混雜了一些人的私欲與片面理解,也蘊含了無數AI人持之以恒的堅守和突破。
而且,今天的AI產業還是一幅大大的“未完成畫卷”。
AI,可以是你的好鄰居
最后說說“腦極體”與《未來學徒》的寫作風格。熟悉我們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始終在堅持盡可能讓AI和技術、產業命題深入淺出。保證技術嚴謹和思辨深度的同時,讓普通讀者也能輕而易舉進入科技世界。
不謙虛地說,今天AI相關著作有幾種顯著風格。我們將其分為:
1、美國隊長風格。反正作者是個外國人,內容往往高大上,但跟中國發生的AI故事關系寡淡。
2、鋼鐵俠風格。非常硬核,全是函數和編程語言,非技術背景讀者基本就算告別了。
3、奇異博士風格,寫的是AI還是玄學,看完了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那么如果真要扮演超級英雄的話,我們寧愿扮演蜘蛛俠——致力于社區事業的好鄰居,絕不說你聽不懂的話。
其實在我看來,AI與很多科技是不同的。它以模仿人類智慧為目標,涉及千變萬化的算法,容納非常多的跨學科知識。至少在眾多科技類別里,AI可以拍著胸脯說:我一點也不枯燥。
所以,本書中我們秉承了一貫的堅守,做文科生也能看懂的人工智能,甚至我們希望它能成為青少年不錯的AI啟蒙讀物。
為了這個目標,《未來學徒》選取了三類內容:
1、對技術進行可能略有燒腦,但形象好玩的解釋。
2、抽取各個“AI+行業”發生的真實故事,尤其是其中比較富有想象力的部分。
3、有趣的,可以琢磨出一些未來味道,甚至產業機會的文章。
不故作神秘,不瞎扯方法論和畫大餅,不使用純技術語言,我們希望這本書,成為你閑來無事也能輕松翻翻的AI好鄰居。
伴隨著人工智能的草莽青春
經常有人問我,你到底怎么看AI?它會很偉大嗎?它會馬上破滅嗎?
這個問題我想過很久,現在的答案是,慢慢看。
作為內容從業者,我們不能神話AI,也犯不上執拗地唱衰AI。所謂理解先于愛恨,這個時間節點上,或許我們更應該了解真實的AI技術與產業現狀。搞清楚這件事因何而起,所謂“圈內人”在玩什么,整個AI產業還有哪些需求和機會。這些事情,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顯然是更有價值的。
互聯網、智能手機這種跨時代的科技,富含著多大的能量,我想今天所有人都有深深感觸。那么AI呢?它在未來會跑出多遠的距離?會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帶來多大的影響?
我們希望把這些答案,都折疊在這本《未來學徒》里,希望能帶給你一個了然的眼神,希望能與你會心一笑。
說老實話,“腦極體”是我和團隊伙伴一個非常大膽的嘗試。創業之初,國內并沒有以AI為內容主線,進行深度分析與產業解讀的自媒體。也就是說,我們沒有可模仿借鑒的對象。
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把AI這件事講到有趣,不知道行業內是否需要這樣一家自媒體,甚至不知道團隊能生存多久。
這可能也算是AI時代的一種勇敢,或者莽撞吧。有時候也會想,今天的AI世界,還是需要一點憨憨的耿直,一點帶著對智能世界憧憬的魯莽沖動。
徐悲鴻評價自己的藝術風格,用了八個字“獨持偏見,一意孤行”。Geoffrey Hinton是這樣發明了深度學習;無數中國科技人是這樣推動AI產業前行;我們也是這樣用心寫著,寫著……
最終,我們把這一點莽撞和好奇擺在了——我尊敬的讀者朋友——您的面前。
面對那個被無數次描繪過的AI時代,我們不是指明未來的大師,也不想讓你成為未來的焦慮者。我們僅僅從技術,從產業,從邏輯,從記錄歷史,從種種AI之路留下的痕跡中,與你一起做未來的學徒。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