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python中的post有什么用,文章內容質量較高,因此小編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對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在日常的接口測試工作中,模擬接口請求通常有兩種方法,利用工具來模擬,比如fiddler,postman,poster,soapUI等;
利用代碼來模擬,使用到一些網絡模塊,比如HttpClient,或者requests等。
Fiddler是一個簡單的http協議調試代理工具,它界面友好,易于操作,是調試網絡,抓取請求的利器之一。
Requests包是趁著目前如火如荼的爬蟲風潮而流行起來的Python的第三方包,使用簡單,對于不需要對網絡底層模塊有太多了解又想實現接口測試的測試人員來說簡直不要太友好。
在接口測試中,接口通常是GET請求或者POST請求。以下是對接口測試中常見的四種Post請求數據方式進行一個詳細的講解:
post請求主體詳解
一個正常的post請求主要包括請求行,請求頭,請求主體。
對于get請求來說沒有請求主體entity-body。對于post請求而言,不會對發送請求的數據格式進行限制,理論上你可以發任意數據,但是服務器能不能處理就是另一回事了。服務器收到數據后,如何解析數據呢?它會以請求頭中的Content-Type設置的內容來進行數據解析。確定好Content-Type的格式之后,請求主體的數據格式也就確定下來了。
Content-Type的格式有四種:分別是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這也是默認格式)、application/json、text/xml以及multipart/form-data格式。
這些不同的post請求數據格式要通過HttpEntity來構造,有必要簡單理一下HttpClient的HttpEntity對象,因為所有的post請求數據均需要置于HttpEntity實體中進行發送。HttpEntity是一個接口,實現這個接口的具體類有很多,比較常用的是StringEntity、UrlEncodedFormEntity(繼承自StringEntity)、MultipartEntity。他們將在發送不同格式的post請求時被用到。接下來就詳細地介紹每一種數據格式對應的fiddler請求模擬和Requests請求模擬(Python實現)的實現情況。
一、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數據格式
在W3C官網上明確對這種數據格式進行了定義:
This is the default content type. Forms submitted with this content type must be encoded as follows:Control names and values are escaped. Space characters are replaced by '+', and then reserved characters are escaped as described in [RFC1738], section 2.2: Non-alphanumeric characters are replaced by '%HH', a percent sign and two hexadecimal digits representing the ASCII code of the character. Line breaks are represented as "CR LF" pairs (i.e., '%0D%0A').The control names/values are listed in the order they appear in the document. The name is separated from the value by '=' and name/value pairs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y '&'.
這是post請求最常見也是默認的數據提交格式。它要求數據名稱(name)和數據值(value)之間以等號相連,與另一組name/value值之間用&相連。例如:parameter1=12345¶meter2=23456。將請求的內容進行格式化了,其實這個方法同時簡化的客戶端發送,也簡化了服務器端獲取,服務器通過getParameters(String name)即可獲取到傳送來的信息。這是最常見post提交數據的方式,以form表單形式提交數據。
(1)如果用fiddler模擬請求的話,請求頭和請求主體的內容可以這樣構造:
模擬請求之后,從返回結果可以查看到我們的請求數據:
(2)如果用Requests模擬post請求的話,請求可以這樣構造:
datas = {'parameter1':'12345','parameter2':'23456'} r = requests.post('http://example.com',data=datas) print(r.content) print(r.status_code)
Reqeusts支持以form表單形式發送post請求,只需要將請求的參數構造成一個字典,然后傳給requests.post()的data參數即可。
二、application/json數據格式
application/json格式的請求頭是指用來告訴服務端post過去的消息主體是序列化后的 JSON 字符串。
(1)如果用fiddler模擬請求的話,請求頭和請求主體的內容可以這樣構造:
模擬請求之后,從返回結果可以看到我們的請求數據:
(2)如果用Requests模擬post請求的話,請求可以這樣構造:
url = 'http://www.example/post' s = json.dumps({'key1': 'value1', 'key2': 'value2'}) r = requests.post(url, data=s) print (r.text)
這里我們可以發現Requests模擬post請求時,請求頭格式為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與application/json的主要差別在于請求主體的構造格式(前者是鍵值對,后者是JSON串),前者直接用字典傳入,后者用json.dumps()函數將字典轉為JSON串即可。
三、text/xml數據格式
(1)如果用fiddler模擬請求的話,請求頭和請求主體的內容可以這樣構造:
模擬請求之后,從返回結果可以看到我們的請求數據:
(2)如果用Requests模擬post請求的話,請求可以這樣構造:
xml = """my xml"""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ml'} requests.post('http://www.example.com', data=xml, headers=headers)
或者把xml作為一個文件來傳輸:
import requests def request_ws(request): with open(archivo_request,"r") as archivo: request_data = archivo.read() target_url = "http://127.0.0.1:8000/?wsdl" headers = {'Content-type':'text/xml'} data_response = requests.post(target_url, data=request_data, headers=headers)
四、multipart/form-data數據格式
除了傳統的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表單,我們另一個經常用到的是上傳文件用的表單,這種表單的類型為multipart/form-data。
(1)如果用fiddler模擬請求的話,請求頭和請求主體的內容可以這樣構造:
第一步,先設置好請求頭格式,然后點擊upload file...
第二步,上傳你的文件,這里我上傳一個png的圖片。
這是fiddler根據我們上傳的文件自動調整生成的請求,在請求頭中看到,我們需要選擇一段數據作為“分割邊界”(boundary屬性),這個“邊界數據”不能在內容其他地方出現,一般來說使用一段從概率上說“幾乎不可能”的數據即可。每次post瀏覽器都會生成一個隨機的30-40位長度的隨機字符串,瀏覽器一般不會遍歷這次post的所有數據找到一個不可能出現在數據中的字符串,一般都是隨機生成。選擇了這個邊界之后,瀏覽器便把它放在Content-Type 里面傳遞給服務器,服務器根據此邊界解析數據。下面的數據便根據boundary劃分段,每一段便是一項數據。(每個field被分成小部分,而且包含一個value是"form-data"的"Content-Disposition"的頭部;一個"name"屬性對應field的ID等等,文件的話包括一個filename)模擬請求之后,從返回結果可以看到我們的請求數據:
(2)如果用Requests模擬post請求的話,請求可以這樣構造:
url = 'http://www.example.com' files = {'file': open('C://Users//Someone//Desktop//2.png', 'rb')} r = requests.post(url, files=files) print(r.text)
綜上,就是接口測試中fiddler與requests模擬post接口四種請求數據的構造方法,總結起來有利于在以后的接口測試工組過程中可以及時查閱。
同時,Requests庫還可以處理多部分編碼(Multipart-Encoded)的文件,比如xls文件,甚至改寫content-Type的報頭。
比如:
url = 'http://httpbin.org/post' files = {'file': ('report.xls', open('report.xls', 'rb'), 'application/vnd.ms-excel', {'Expires': '0'})} r = requests.post(url, files=files)
關于python中的post有什么用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