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本篇文章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怎么在C++項目中實現一個單例模式,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學習,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獲,話不多說,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單例模式
單例模式,可以說設計模式中最常應用的一種模式了,據說也是面試官最喜歡的題目。但是如果沒有學過設計模式的人,可能不會想到要去應用單例模式,面對單例模式適用的情況,可能會優先考慮使用全局或者靜態變量的方式,這樣比較簡單,也是沒學過設計模式的人所能想到的最簡單的方式了。
一般情況下,我們建立的一些類是屬于工具性質的,基本不用存儲太多的跟自身有關的數據,在這種情況下,每次都去new一個對象,即增加了開銷,也使得代碼更加臃腫。其實,我們只需要一個實例對象就可以。如果采用全局或者靜態變量的方式,會影響封裝性,難以保證別的代碼不會對全局變量造成影響。
考慮到這些需要,我們將默認的構造函數聲明為私有的,這樣就不會被外部所new了,甚至可以將析構函數也聲明為私有的,這樣就只有自己能夠刪除自己了。在Java和C#這樣純的面向對象的語言中,單例模式非常好實現,直接就可以在靜態區初始化instance,然后通過getInstance返回,這種就被稱為餓漢式單例類。也有些寫法是在getInstance中new instance然后返回,這種就被稱為懶漢式單例類,但這涉及到第一次getInstance的一個判斷問題。
下面的代碼只是表示一下,跟具體哪種語言沒有關系。
單線程中: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return instance; }
這樣就可以了,保證只取得了一個實例。但是在多線程的環境下卻不行了,因為很可能兩個線程同時運行到if (instance == NULL)這一句,導致可能會產生兩個實例。于是就要在代碼中加鎖。
Singleton* getInstance() { lock();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unlock(); return instance; }
但這樣寫的話,會稍稍映像性能,因為每次判斷是否為空都需要被鎖定,如果有很多線程的話,就愛會造成大量線程的阻塞。于是大神們又想出了雙重鎖定。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lock();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unlock(); } return instance; }
這樣只夠極低的幾率下,通過越過了if (instance == NULL)的線程才會有進入鎖定臨界區的可能性,這種幾率還是比較低的,不會阻塞太多的線程,但為了防止一個線程進入臨界區創建實例,另外的線程也進去臨界區創建實例,又加上了一道防御if (instance == NULL),這樣就確保不會重復創建了。
常用的場景
單例模式常常與工廠模式結合使用,因為工廠只需要創建產品實例就可以了,在多線程的環境下也不會造成任何的沖突,因此只需要一個工廠實例就可以了。
優點
1.減少了時間和空間的開銷(new實例的開銷)。
2.提高了封裝性,使得外部不易改動實例。
缺點
1.懶漢式是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
2.餓漢式是以空間換時間的方式。
C++實現代碼
#ifndef _SINGLETON_H_ #define _SINGLETON_H_ class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把復制構造函數和=操作符也設為私有,防止被復制 Singleton(const Singleton&); Singleton& operator=(const Singleton&);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endif #include "Singleton.h" Singleton::Singleton(){ } Singleton::Singleton(const Singleton&){ } Singleton& Singleton::operator=(const Singleton&){ } //在此處初始化 Singleton* Singleton::instance = new Singleton(); Singleton* Singleton::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include "Singleton.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Singleton* singleton1 = Singleton::getInstance(); Singleton* singleton2 = Singleton::getInstance(); if (singleton1 == singleton2) fprintf(stderr,"singleton1 = singleton2\n"); return 0; }
1 g++ -o client Singleton.cpp client.cpp
運行結果
下面給大家補充一下
單例模式有兩種實現模式:
1)懶漢模式: 就是說當你第一次使用時才創建一個唯一的實例對象,從而實現延遲加載的效果。
2)餓漢模式: 就是說不管你將來用不用,程序啟動時就創建一個唯一的實例對象。
所以,從實現手法上看, 懶漢模式是在第一次使用單例對象時才完成初始化工作。因為此時可能存在多線程競態環境,如不加鎖限制會導致重復構造或構造不完全問題。
餓漢模式則是利用外部變量,在進入程序入口函數之前就完成單例對象的初始化工作,此時是單線程所以不會存在多線程的競態環境,故而無需加鎖。
以下是典型的幾種實現
一、 懶漢模式,標準的 ”雙檢鎖“ + ”自動回收“ 實現
class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m_pInstance == NULL ) { Lock(); // 加鎖 if (m_pInstance == NULL ) { m_p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UnLock(); // 解鎖 } return m_pInstance; } // 實現一個內嵌垃圾回收類 class CGarbo { public: ~CGarbo() { if(Singleton::m_pInstance) delete Singleton::m_pInstance; } }; static CGarbo Garbo; // 定義一個靜態成員變量,程序結束時,系統會自動調用它的析構函數從而釋放單例對象 private: Singleton(){}; Singleton(Singleton const&); Singleton& operator=(Singleton const&); static Singleton* m_pInstance; }; Singleton* Singleton::m_pInstance = NULL; Singleton::CGarbo Garbo;
二、靜態局部變量的懶漢模式 ,而不是new在堆上創建對象,避免自己回收資源。
這里仍然要注意的是局部變量初始化的線程安全性問題,在C++0X以后,要求編譯器保證靜態變量初始化的線程安全性,可以不加鎖。但C++ 0X以前,仍需要加鎖。
class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Lock(); // not needed after C++0x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UnLock(); // not needed after C++0x return &instance; } private: Singleton() {}; Singleton(const Singleton &); Singleton & operator = (const Singleton &); };
在懶漢模式里,如果大量并發線程獲取單例對象,在進行頻繁加鎖解鎖操作時,必然導致效率低下。
三、餓漢模式,基礎版本
因為程序一開始就完成了單例對象的初始化,所以后續不再需要考慮多線程安全性問題,就可以避免懶漢模式里頻繁加鎖解鎖帶來的開銷。
class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m_instance; } private: Singleton(){}; Singleton(Singleton const&); Singleton& operator=(Singleton const&); static Singleton m_instance; }; Singleton Singleton::m_instance; // 在程序入口之前就完成單例對象的初始化
雖然這種實現在一定程度下能良好工作,但是在某些情況下會帶來問題 --- 就是在C++中 ”非局部靜態對象“ 的 ”初始化“ 順序 的 ”不確定性“, 參見Effective c++ 條款47。
考慮: 如果有兩個這樣的單例類,將分別生成單例對象A, 單例對象B. 它們分別定義在不同的編譯單元(cpp中), 而A的初始化依賴于B 【 即A的構造函數中要調用B::GetInstance() ,而此時B::m_instance 可能還未初始化,顯然調用結果就是非法的 】, 所以說只有B在A之前完成初始化程序才能正確運行,而這種跨編譯單元的初始化順序編譯器是無法保證的。
四、餓漢模式,增強版本(boost實現)
在前面的方案中:餓漢模式中,使用到了類靜態成員變量,但是遇到了初始化順序的問題; 懶漢模式中,使用到了靜態局部變量,但是存在著線程安全等問題。
boost 的實現方式是:單例對象作為靜態局部變量,然后增加一個輔助類,并聲明一個該輔助類的類靜態成員變量,在該輔助類的構造函數中,初始化單例對象。以下為代碼
class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protected: // 輔助代理類 struct Object_Creator { Object_Creator() { Singleton::GetInstance(); } }; static Object_Creator _object_creator; Singleton() {} ~Singleton() {} }; Singleton::Object_Creator Singleton::_object_creator;
首先,代理類這個外部變量初始化時,在其構造函數內部調用 Singleton::GetInstance();從而間接完成單例對象的初始化,這就通過該代理類實現了餓漢模式的特性。
其次,仍然考慮第三種模式的缺陷。 當A的初始化依賴于B, 【 即A的構造函數中要調用B::GetInstance() ,而此時B::m_instance 可能還未初始化,顯然調用結果就是非法的 】 現在就變為【在A的構造函數中要調用B::GetInstance() ,如果B尚未初始化,就會引發B的初始化】,所以在不同編譯單元內全局變量的初始化順序不定的問題就隨之解決。
最后,關于使用懶漢還是餓漢模式,我的理解:
如果這個單例對象構造十分耗時或者占用很多資源,比如加載插件啊, 初始化網絡連接啊,讀取文件啊等等,而有可能該對象程序運行時不會用到,那么也要在程序一開始就進行初始化,也是一種資源浪費吧。 所以這種情況懶漢模式(延遲加載)更好。
以上就是怎么在C++項目中實現一個單例模式,小編相信有部分知識點可能是我們日常工作會見到或用到的。希望你能通過這篇文章學到更多知識。更多詳情敬請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