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Jupyter Notebook中的%time和%timeit如何使用”文章的知識點大部分人都不太理解,所以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內容,內容詳細,步驟清晰,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能有所收獲,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Jupyter Notebook中的%time和%timeit如何使用”文章吧。
%time 的計算結果包括:CPU time(CPU運行程序的時間), Wall time(Wall Clock Time,墻上掛鐘的時間,也就是我們感受到的運行時間)。
%timeit 計時更為精確,這一命令會運行代碼 r 次,每次 n 遍,再對 n*r 遍的結果取平均后,得到運行一遍代碼的時間。
舉個例子來看看吧,以列表的循環計算為例,先看 %time 的計算:
nums1=list(range(10000)) %time nums2=[i+5 for i in nums1]
這里我們用 %time 計算一下第二行代碼,也就是對列表中每個元素的值加 5 的運行時間,結果為:
Wall time: 998 µs
我的電腦上不知怎么回事,只顯示了 Wall time 。
再來看 %timeit 的計算:
nums1=list(range(10000)) %timeit nums2=[i+5 for i in nums1]
結果為:
645 µs ± 45.3 µs per loop (mean ± std. dev. of 7 runs, 1000 loops each)
如上所示,使用 %timeit 計時會運行 r 次(默認值 r=7), 每一次運行 n 遍的 n 則是由系統根據代碼確定一個合適的值,這里 n=1000,最后對所有計時結果取平均得到運行一遍代碼的時間。
也可以使用 %timeit -r R -n N,以自定義的設置(運行R次,每一次N遍)來運行代碼并計時。例如:
nums1=list(range(10000)) %timeit -r 5 -n 400 nums2=[i+5 for i in nums1]
就是對代碼運行 5 次, 每次 400 遍,最后對所有計時結果取平均,得到運行一遍代碼的時間。結果如下:
705 µs ± 60.1 µs per loop (mean ± std. dev. of 5 runs, 400 loops each)
%%time 與 %time , %%timeit 與 %timeit 的計算方式相同,區別在于 % 是用于單行代碼的命令,%% 是應用于當前單元的命令。
需要注意的是,%%time 或者 %%timeit 必須在當前單元的第一行。 并且,%%time 后不能跟代碼。例如:
%%time nums1=list(range(10000)) nums2=[i+5 for i in nums1]
結果為:
Wall time: 1.99 ms
%%timeit 后面可以跟代碼,這行代碼會運行、但不會計入時間,從第二行開始計時。例如:
%%timeit nums1=list(range(10000)) nums2=[i+5 for i in nums1]
結果為:
685 µs ± 47 µs per loop (mean ± std. dev. of 7 runs, 1000 loops each)
可以看到,這一結果與前面使用行命令 %timeit 的結果相近,因為 %%timeit 之后的代碼nums1=list(range(10000)) 運行但是不計時。
再來看看 %%timeit 單獨放在第一行的結果:
%%timeit nums1=list(range(10000)) nums2=[i+5 for i in nums1]
結果為:
800 µs ± 52 µs per loop (mean ± std. dev. of 7 runs, 1000 loops each)
這種情況下,會對代碼 nums1=list(range(10000)) 計時,因此運行時間更長一點。
以上就是關于“Jupyter Notebook中的%time和%timeit如何使用”這篇文章的內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小編分享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若想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內容,請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