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C語言函數的知識點有哪些”,在日常操作中,相信很多人在C語言函數的知識點有哪些問題上存在疑惑,小編查閱了各式資料,整理出簡單好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對大家解答”C語言函數的知識點有哪些”的疑惑有所幫助!接下來,請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函數的概念
函數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部件(可當黑盒使用)
函數有明確的使用方式(固定輸入對應固定輸出)
函數在程序中可重復使用(程序中的工具)
函數的類型
數據處理(數據→數據)
通過某種規則將 x處理成 y,如: y = 2x +1
過程定義(數據→功能)
(根據數據)執行一系列動作,進而完成某種功能,如:屏幕打印
C語言中函數的組成部分
函數名:函數的唯一標識
函數參數定義:數據輸入(數據→數據,數據→動作)
函數返回類型:
數據輸出(數據→數據)
無返回值(數據→動作)
廣義函數示例:
返回類型 函數名(參數1,參數2)
{
程序語句1;
程序語句2;
......;
程序語句n;
}
C語言中的函數示例
函數的調用
通過函數名調用已經定義好的函數
函數調用時需要依次指定函數參數的具體值
函數調用的結果(返回值)可保存在同類型的變量中
下面看一段函數調用的代碼:
#include <stdio.h> int func_demo( int x ) { int y = 0; y = 2 * x - 1; return y; } int main() { int r1 = func_demo(1); int r2 = func_demo(5); int r3 = func_demo(10); printf("r1 = %d\n", r1); printf("r2 = %d\n", r2); printf("r3 = %d\n", r3); return 0; }
下面為輸出結果:
下面再看一段編寫函數計算累加和的代碼:
#include <stdio.h> int sum (int n) { int r = 0; int i = 0; for(i=1; i<=n; i++) { r += i; } return r; } int main() { int o[10] = {10, 20, 30, 40, 50, 100}; int r[10]; int i = 0; for(i=0; i<10; i++) { r[i] = sum(o[i]); } for(i=0; i<10; i++) { printf("sum(%d) = %d\n", o[i], r[i]); } return 0; }
下面為輸出結果:
采用數組可以便捷的求出從1加到指定的數。
小結
函數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程序部件
函數由函數名,參數,返回類型以及函數體組成
通過函數名調用已經定義好的函數,并同時傳入參數值
函數的本質就是可重復利用的代碼段
再論C語言程序的入口
一般情況下,C語言程序從main()開始執行
深入理解main()
main() 是應用程序與操作系統的一個“約定”
當操作系統運行應用程序時,首先調用的就是 main() 函數
應用程序必須運行于操作系統,接受操作系統管理
應用程序的運行
應用程序運行流程
下面看一段代碼,實際感受一下吧: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system("pause"); return 0; }
沒錯,就是這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代碼,打開Test.exe,得到下圖:
下面來證明一下 返回值 0 是返回給操作系統,首先打開命令提示符,如下:
然后在命令提示符上切換到這個目錄,采用 cd 命令,如下:
然后運行 Test.exe,如下:
按下回車,輸入echo %errorlevel%
,如下:
可以看到輸出 0 ,這是 main 函數中的返回值。如果把 return 0那里換成 return 666,那么運行 echo %errorlevel% 會輸出 666。這就說明返回值成功返回給操作系統。
核心本質
C程序由一系列不同功能的函數構成
函數之間通過相互調用組合“小功能”構成“大功能”
整個C程序的功能由函數的組合調用完成
工具包的本質
工具包就是函數集,包含了一系列定義好的函數
#include 語句用于聲明需要使用工具包中的函數
工具包中的函數由其它開發者通過C語言編寫
也可根據項目需要自行編寫私有工具包
小結
main() 是C程序中的入口函數(第一個被調用的函數)
main() 函數被操作系統調用(返回值也傳給操作系統)
工具包的本質是一個函數集合
可以根據需要自行定義工具包(函數集)
函數定義與函數調用
函數在被調用前必須完整定義
函數可以先被聲明,再被定義
聲明時,必須給出函數三要素(函數名,參數列表,返回類型)
定義時,必須完整給出函數體定義
特殊的基礎類型
C語言中存在空類型(void),這種類型表示“空”
void 不能用于定義具體變量(沒有任何數據屬于空類型)
void 常用于函數定義,表示無返回值或無參數
void 深入理解
void 是基礎類型,但不是基礎數據類型,無法定義變量
void可用于函數參數,表示函數無參數
void 可用于函數返回類型,表示函數無返回值
所以說,下面程序的寫法就是錯誤的。
#include <stdio.h> void demo(void i) { return i; } int main() { void v; void x = v; demo(x); return 0; }
注意事項
C語言中的函數如果確定不需要參數,那么用 void 定義參數,而不是不寫參數。
#include <stdio.h> void f( ) { printf("void f() \n"); } void g(void) { printf("void g() \n"); } int main() { f(); f(1, 2); g(); // g(1); // ERROR return 0; }
下面為輸出結果:
可以看出,f 函數的輸入參數是沒有限制的,而g 函數沒有輸入參數,這點要特別注意。
關于函數返回
return 語句直接返回主調函數,后續代碼不再執行
對于無返回值函數
return 可以直接使用,無需跟上返回值
當函數體中沒有 return 語句時,最后一條語句執行后自動返回
對于有返回值的函數
return 必須跟上一個合法返回值,所有執行分支都必須顯示返回值
return 語句必須出現在函數體中,并且必須被執行
小結
函數可以先被聲明,再被定義(調用前必須給出完整定義)
C語言中存在空類型(void) ,這種類型表示“空”
void是基礎類型,但不是基礎數據類型
return語句直接返回主調函數,后續代碼不再執行
函數中的所有執行分支必須存在return語句
深入函數參數
函數參數在函數定義時并沒有確定的值(形參)
函數參數的具體值在函數調用時指定(實參)
函數參數的本質是變量
函數調用時指定的實參用于對形參進行初始化,初始化之后形參在函數內部等同于普通變量。
下面看一段代碼:
#include <stdio.h> int test(int n); int main() { int i = 3; int j = test(i); printf("i = %d, j = %d\n", i, j); return 0; } int test(int n) { n = n * 10; return n; }
下面為輸出結果:
特殊的數組參數
可以在定義函數時使用數組形參(如: int f( int a[5] );)
數組形參需要使用同類型數組作為實參
在C語言中,數組作為函數參數傳遞時大小信息丟失
在函數內部修改數組形參,將影響數組實參
注意事項
數組形參已經發生退化,不包含數組大小信息
示例:void func (int a[ ])
等價于void func (int a[1])
等價于void func (int a[10])
等價于void func (int a[100])
下面看一段代碼,加深印象:
#include <stdio.h> void demo(int a[3]) { a[0] = 50; } int sum(int a[], int len) { int ret = 0; int i = 0; while( i < len ) { ret += a[i]; i++; } return ret; } int main() { int arr1[5] = {0, 1, 2, 3, 4}; // arr1[0] -> 0 int arr2[10] = {0, 10, 20, 30, 40}; // arr2[0] -> 0 demo(arr1); demo(arr2); printf("arr1[0] = %d\n", arr1[0]); printf("arr2[0] = %d\n", arr2[0]); printf("sum(arr1) = %d\n", sum(arr1, 5)); printf("sum(arr2) = %d\n", sum(arr2, 10)); return 0; }
下面為輸出結果:
這里注意一下這句話:在函數內部修改數組形參,將影響數組實參,所以當調用 demo 函數后,實參的 arr1[0] 和 arr2[0] 都變成了50。
小結
函數定義時參數沒有具體值,函數調用時指定參數初始值
函數參數在函數內部等同于普通變量
在C語言中,數組作為函數參數傳遞時大小信息丟失
在函數內部修改數組形參,將影響數組實參
在C語言中,數組作為函數參數傳遞時大小信息丟失在函數內部修改數組形參,將影響數組實參
排序的一般定義
排序是計算機內經常進行的一種操作,其目的是將一組“無序”的數據元素調整為“有序”的數據元素。
排序中的關鍵操作
比較
任意兩個數據元素通過比較操作確定先后次序
交換
數據元素之間需要交換才能得到預期結果
核心思想
每次(例如第i次,i = O,1,..., n-2) 從后面 n-i 個待排的數據元素中選出最小元素,作為第 i 個元素。
解決方案
編寫函數 int Min(int a[], int b, int e) 選擇最小元素
功能定義:在數組 a 的 b ...e ] 范圍尋找最小元素
返回值:最小元素在數組中的下標
循環遍歷數組,將每次找到的最小元素交換就位
下面看一下示例代碼:
#include <stdio.h> int Min(int a[], int b, int e) { int r = b; int i = 0; for(i=b; i<=e; i++) if( a[r] > a[i] ) r = i; return r; } void Sort(int a[], int n) { int i = 0; int j = 0; int k = 0; for(i=0; i<n; i++) { j = Min(a, i, n-1); if( i != j ) { k = a[i]; a[i] = a[j]; a[j] = k; } } } void Print(int a[], int n) { int i = 0; while( i < n ) printf("%d ", a[i++]); printf("\n"); } int main() { int a[5] = {20, 30, 10, 40, 50}; printf("Origin: \n"); Print(a, 5); Sort(a, 5); printf("After: \n"); Print(a, 5); return 0; }
下面為輸出結果:
小結
排序是將一組“無序”的數據調整為“有序”的數據
排序中的關鍵操作為比較和交換
排序時每次選擇未排序數據中的最小值,并交換就位
每次選擇交換使得數據逐漸有序,最終完全有序
C語言中變量的分類
局部變量
函數內部定義的變量(隸屬于當前函數)
只能在當前函數中訪問使用
全局變量
全局范圍內的變量(不特定隸屬于任意一個函數)
可以在任意函數中訪問使用
同名變量的問題
不同函數中的局部變量可以同名(不會產生沖突)
全局變量不能同名(會產生命名沖突)
當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同名時,優先使用局部變量
同名變量規則
存在多個同名變量時,優先使用最近定義的變量。
下面看一段代碼,感受一下:
#include <stdio.h> int var = 100; // 全局變量 void f(int var) // var <==> 局部變量 { var++; printf("var = %d\n", var); } int main() { int var = 10; // 局部變量 f(var); // f(10); printf("var = %d\n", var); // var = 10; return 0; }
下面為輸出結果:
變量的作用域
變量的作用域指的是變量定義后的可訪問范圍
不同變量的作用域可以有重疊
不同名變量在重疊作用域內可分別訪問
在重疊作用域內,只可訪問最近定義的同名變量
局部變量的作用域
代碼塊:從 { 開始到 } 結束的一段代碼
變量只能定義在代碼塊的開始處,即: { 之后,執行語句之前
變量的作用域從定義開始到當前代碼塊結束
當變量的作用域結束后,變量不可用 (無法直接訪問)
全局變量的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可在程序的各個角落訪問并使用
文件作用域:只能在當前代碼文件中訪問并使用
全局作用域:可在程序的各個角落訪問并使用一文件作用域:只能在當前代碼文件中訪問并使用
工程開發中,全局變量通常以 g_ 作為前綴命名(工程約定)
下面看一段代碼,感受一下:
#include <stdio.h> int var = 100; // 全局變量 int main() { int var = 10; // 局部變量 { int var = 1; // 局部變量 printf("var = %d\n", var); } printf("var = %d\n", var); // var = 10; return 0; }
下面為輸出結果:
注意:存在多個同名變量時,優先使用最近定義的變量
小結
局部變量只能在當前函數中使用,全局變量可在任何地方使用
當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同名時,優先使用局部變量
變量的作用域可重疊,內層作用域覆蓋外層作用域
離開作用域后變量不可訪問(無法繼續使用)
不同變量的物理存儲區域
在現代計算機系統中,物理內存被分為不同區域
區域不同,用途不同,不同種類的變量位于不同區域
全局數據區:存放全局變量,靜態變量
棧空間:存放函數參數,局部變量
堆空間:用于動態創建變量
生命期:變量從創建到銷毀的時間(即:合法可用的時間)
不同變量的生命期
全局數據區中的變量
程序開始運行時創建,程序結束時被銷毀,整個程序運行期合法可用
棧空間中的變量
進入作用域時創建,離開作用域時銷毀(自動銷毀)
局部變量在函數調用返回后銷毀
下面看一段代碼,感受一下變量生命期:
#include <stdio.h> int var = 1; void func() { printf("var = %d\n", var); } int main() { int var = 2; int i = 0; for(i=0; i<5; i++) { int var = 4; var += i; printf("var = %d\n", var); } func(); printf("var = %d\n", var); return 0; }
下面為輸出結果:
這個例子充分展示了變量的生命周期,值得仔細體會。
作用域與生命期無本質聯系
作用域規則是語法層面對變量是否可訪問的規定
生命期是二進制層面上變量存在于內存中的時間
可能的情況
作用域外無法訪問的變量,可能在其生命期中(靜態局部變量)
作用域內可訪問的變量,可能已經被銷毀(堆變量)
生命期中的變量,可能無法訪問(文件作用域全局變量)
靜態變量
static 是C語言中的關鍵字
static 修飾的局部變量創建于全局數據區(擁有程序生命期)
static 修飾的全局變量只有文件作用域(文件之外無法訪問)
static 局部變量只會初始化一次,作用域與普通變量無異
變量的生命期由變量存儲位置決定
static 將變量存儲于全局數據區,默認初始化為0
auto 將變量存儲于棧空間,默認初始化為隨機值
register 將變量存儲于寄存器,默認初始化為隨機值
不同類型變量示例
#include <stdio.h> int g_var = 1; static int g_sVar = 2; int main() { static int s_var = 3; auto int v = 4; register int rv = 5; printf("g_var = %d\n", g_var); printf("g_sVar = %d\n", g_sVar); printf("s_var = %d\n", s_var); printf("v = %d\n", v); printf("rv = %d\n", rv); return 0; }
下面為輸出結果:
下面看一段代碼,感受一下 static 關鍵詞:
#include <stdio.h> int global; int func(int x) { static int s_var; // 全局數據區中的變量,默認初始化為 0 // 并且,只做一次初始化 s_var += x; return s_var; } int main() { int i = 0; for(i=1; i<=5; i++) { printf("func(%d) = %d\n", i, func(i)); } printf("func(0) = %d\n", func(0)); printf("global = %d\n", global); return 0; }
下面為輸出結果:
這里注意:全局數據區中的變量,默認初始化為 0 ,并且,只做一次初始化
小結
變量生命期指變量合法可用的時間
生命期是變量存在于內存中的時間
作用域與生命期無本質聯系
作用域和生命期用于判斷變量是否可訪問
static | auto(默認) | register | |
局部變量 | 全局數據區 | 棧空間 | 寄存器(可能) |
全局變量 | 全局數據區 | --- | --- |
題目:編寫函數,將字符串轉換為整型數
函數原型:int str2int(char s[]);
參數:可以代表整型數的字符串
返回值:整型值
注意事項:
整型數可以存在符號位,如: "-12345"
字符串本身可能不是一個合法整型數,如:"123xyz45"
算法流程
上代碼:
#include <stdio.h> int getNumber(char c) { int ret = -1; if( ('0' <= c) && (c <= '9') ) ret = c - '0'; return ret; } int str2int(char str[]) { int ret = 0; int sign = 0; int i = 0; if( getNumber(str[0]) != -1 ) { sign = 1; i = 0; } else if( str[0] == '+' ) { sign = 1; i = 1; } else if( str[0] == '-' ) { sign = -1; i = 1; } while( sign && str[i] ) { int n = getNumber(str[i]); if( n != -1 ) ret = ret * 10 + n; else break; i++; } ret = sign * ret; return ret; } int main() { printf("%d\n", str2int("123")); printf("%d\n", str2int("-12345")); printf("%d\n", str2int("567xyz89")); printf("%d\n", str2int("abc")); printf("%d\n", str2int("-xyz")); return 0; }
下面為輸出結果:
在程序設計中,將函數自調用稱為遞歸調用
遞歸是一種數學上分而自治的思想
將原問題分解為規模較小的問題進行處理
問題的分解是有限的(遞歸不能無限進行)
遞歸模型的一般表示法
遞歸在程序設計中的應用
遞歸函數
函數體中存在自我調用的函數
遞歸函數必須有遞歸出口(邊界條件)
函數的無限遞歸將導致程序崩潰
遞歸思想的應用:
自然數列求和:sum( n ) = 1 +2 +3 + ... + n
斐波拉契數列:1,1,2,3,5,8,13,21,...
上代碼:
#include <stdio.h> int sum(int n) { int ret = 0; if( n == 1 ) ret = 1; else ret = n + sum(n-1); return ret; } int fac(int n) { int ret = 0; if( n == 1 ) ret = 1; else if( n == 2 ) ret = 1; else if( n >= 3 ) ret = fac(n-1) + fac(n-2); else ret = -1; return ret; } int main() { int i = 0; printf("sum(1) = %d\n", sum(1)); printf("sum(10) = %d\n", sum(10)); printf("sum(100) = %d\n", sum(100)); for(i=1; i<=10; i++) { printf("%d, ", fac(i)); } printf("\n"); return 0; }
下面為輸出結果:
到此,關于“C語言函數的知識點有哪些”的學習就結束了,希望能夠解決大家的疑惑。理論與實踐的搭配能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快去試試吧!若想繼續學習更多相關知識,請繼續關注億速云網站,小編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帶來更多實用的文章!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