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有關Redis主從復制的原理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小編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內容,希望大家根據這篇文章可以有所收獲。
為數據提供多個副本,實現高可用
實現讀寫分離(主節點負責寫數據,從節點負責讀數據,主節點定期把數據同步到從節點保證數據的一致性)
命令slaveof。
優點:無需重啟。缺點:不便于管理
// 命令行使用slaveof ip port // 使用命令后自身數據會被清空,但取消slave只是停止復制,并不清空
修改配置。
優點:統一配置。缺點:需要重啟
// 配置文件中配置slaveof ip portslave-read-only yes //只允許從節點進行讀操作
用于初次復制或其它無法進行部分復制的情況,將主節點中的所有數據都發送給從節點,是一個非常重型的操作,當數據量較大時,會對主從節點和網絡造成很大的開銷
Redis內部會發出一個同步命令,剛開始是Psync命令,Psync ? -1表示要求master主機同步數據
主機會向從機發送run_id和offset,因為slave并沒有對應的 offset,所以是全量復制
從機slave會保存主機master的基本信息
主節點收到全量復制的命令后,執行bgsave(異步執行),在后臺生成RDB文件(快照),并使用一個緩沖區(稱為復制緩沖區)記錄從現在開始執行的所有寫命令
主機發送RDB文件給從機
發送緩沖區數據
刷新舊的數據。從節點在載入主節點的數據之前要先將老數據清除
加載RDB文件將數據庫狀態更新至主節點執行bgsave時的數據庫狀態和緩沖區數據的加載。
主節點需要bgsave
RDB文件網絡傳輸占用網絡io
從節點要清空數據
從節點加載RDB
全量復制會觸發從節點AOF重寫
部分復制是Redis 2.8以后出現的,用于處理在主從復制中因網絡閃斷等原因造成的數據丟失場景,當從節點再次連上主節點后,如果條件允許,主節點會補發丟失數據給從節點。因為補發的數據遠遠小于全量數據,可以有效避免全量復制的過高開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網絡中斷時間過長,造成主節點沒有能夠完整地保存中斷期間執行的寫命令,則無法進行部分復制,仍使用全量復制
如果網絡抖動(連接斷開 connection lost)
主機master 還是會寫 repl_back_buffer(復制緩沖區)
從機slave 會繼續嘗試連接主機
從機slave 會把自己當前 run_id 和偏移量傳輸給主機 master,并且執行 pysnc 命令同步
如果master發現你的偏移量是在緩沖區的范圍內,就會返回 continue命令
同步了offset的部分數據,所以部分復制的基礎就是偏移量 offset。
服務器運行ID(run_id):每個Redis節點(無論主從),在啟動時都會自動生成一個隨機ID(每次啟動都不一樣),由40個隨機的十六進制字符組成;run_id用來唯一識別一個Redis節點。 通過info server命令,可以查看節點的run_id。
讀寫分離
復制數據存在延遲(如果從節點發生阻塞)
從節點可能發生故障
主從配置不一致
例如maxmemory不一致,可能會造成丟失數據
例如數據結構優化參數不一致:造成主從內存不一致
規避全量復制
第一次全量復制不可避免,所以分片的maxmemory減小,同時選擇在低峰(夜間)時,做全量復制。
復制積壓緩沖區不足 增大復制緩沖區配置rel_backlog_size
例如:如果網絡中斷的平均時間是60s,而主節點平均每秒產生的寫命令(特定協議格式)所占的字節數為100KB,則復制積壓緩沖區的平均需求為6MB,保險起見,可以設置為12MB,來保證絕大多數斷線情況都可以使用部分復制。
復制風暴 master節點重啟,master節點生成一份rdb文件,但是要給所有從節點發送rdb文件。對cpu,內存,帶寬都造成很大的壓力
看完上述內容,你們對Redis主從復制的原理是什么有進一步的了解嗎?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知識或者相關內容,請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感謝大家的支持。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