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Redis 的原理和作用是什么”,在日常操作中,相信很多人在Redis 的原理和作用是什么問題上存在疑惑,小編查閱了各式資料,整理出簡單好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對大家解答”Redis 的原理和作用是什么”的疑惑有所幫助!接下來,請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一、Redis 基礎數據結構
1. String
Redis 里的字符串是動態字符串,會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調整。類似于 Go 里面的切片-slice,如果長度不夠則自動擴容。至于如何擴容,方法大致如下:當 length 小于 1M 的時候,擴容規則將目前的字符串翻倍;如果 length 大于 1M 的話,則每次只會擴容 1M,直到達到 512M。
2. List
Redis 里的 List 是一個鏈表,由于鏈表本身插入和刪除比較塊,但是查詢的效率比較低,所以常常被用做異步隊列。Redis 里的 List 設計非常牛,當數據量比較小的時候,數據結構是壓縮鏈表,而當數據量比較多的時候就成為了快速鏈表。
可運用的場景:在業務中異步隊列使用 rpush/lpush 操作隊列,使用 lpop 和 rpop 出隊列,具體結構如下圖所示:
3. Set
Redis 中的 set 是一個無序 Map,由于 Go 中沒有 set 結構,所以這里只能類比 Java 中的 HashSet 概念。Redis 的 set 底層也是一個 Map 結構,不同于 Java 的是:alue 是一個 NULL。由于 set 的特性,它可以用于去重邏輯,這一點在 Java 中也經常使用。
可運用場景:活動抽獎去重。
4. Hash
Redis 中的字典類型大家不陌生,也許其他語言都有這種結構(python,Java,Go), hash 的擴容 rehash 過程和 Go 里面的設計頗有類似,也就是維護了兩個 hash 結構,如果需要擴容的時候,就把新的數據寫入新字典中,然后后端起一個線程來逐步遷移,總體上來說就是采用了空間換時間的思想。
可運用場景:記錄業務中的不同用戶/不同商品/不同場景的信息:如某個用戶的名稱,或者用戶的歷史行為。
5. Zset
Redis 中的 zset 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數據結構(跳躍列表),也就是我們了解到的跳表,底層由于 set 的特性保證了 value 唯一,同時也給了 value 一個得分,所謂的有序其實就是根據這個得分來排序。至于跳躍表如何插入,其實內部采用了一個隨機策略:L0:100%-L2:50%-L3:25%-....Ln:(n-1)value/2%。
可運用場景:榜單,總榜,熱榜。
二、Redis 進階使用
1. 布隆過濾器
Redis 在 4.0 以后支持布隆過濾(準確的來說是支持了布隆過濾器的插件),給 Redis 提供了強大的去重功能。在業務中,我們可能需要查詢數據庫判斷歷史數據是否存在,如果數據庫的并發能力有限,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采用 Redis 的 set 做去重。如果緩存的數據過大,這個時候就需要遍歷所有緩存數據,另外如果我們的歷史數據緩存寫不下了,終究要去查詢數據庫,這個時候就可以使用布隆過濾器。
當然布隆過濾器精確度不是 100% 準確(如果對數據準確度要求很高的話,這里不建議使用),因為對于存在的數據也許這個值不一定存在,當然如果不存在,那肯定 100% 不存在了。
(1)命令使用
bf.add #添加元素bf.exists #判斷元素是否存在bf.madd #批量添加bf.mexists #批量判斷是否存在
(2)原理
布隆過濾的組成可以當作一個位數組和幾個計算結果比較均勻的 hash 函數,每次添加 key 的時候,會把 key 通過多次 hash 來計算所得到的位置,如果當前位置不是 0 則表示存在。可以看到,這樣的計算存在一定誤差,這也正是它的不準確性問題的由來。
2. 分布式鎖
大家對分布式鎖也許也不會陌生,現在市面上主流的實現分布鎖的技術有 ZK 和 Redis;下文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Redis 如何實現分布式鎖。
命令
setnx lock:mutex ture #加鎖del lock:mutex #刪除鎖
實現分布式鎖的核心就是:請求的時候 Set 這個 key,如果其他請求設置失敗的時候,即拿不到鎖。但是存在一個問題:如果業務 panic 或者忘記調用 del 的話,就會產生死鎖,這個時候大家很容易能想到:我們可以 expire 一個過期時間,這樣就可以保證請求不會一直獨占鎖且無法釋放鎖的邏輯了。
但是假設業務存在這樣一種情況:A 請求在獲取鎖后處理邏輯,由于邏輯過長,這個時候鎖到期釋放了,A 這個時候剛剛處理完成,而 B 又去改了這個數據,這就存在一個鎖失效的問題。解決這種問題參考 CAS 的方式,對鎖設置一個隨機數,可以理解為版本號,如果釋放的時候版本號不一致,則表示數字已經在釋放那一刻改掉了。
三、深入原理
1. IO模型
Redis 是單線程模型(這里的單線程指的是 IO 和鍵值對的讀寫是一個線程完成的),當然如果嚴謹的來說還是可以理解為是多線程,不過這樣的多線程不過是在數據備份的時候會 fork 一個子進程對數據進行從磁盤讀取數據并組裝 RDB,然后同步給 slaver 節點的操作,當然包括備份和持久化也都是通過另外起線程完成的,所以我們可以把 Redis 認作為一個單線程模型。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單線程的模型能這么快?原因很簡單,因為 Redis 本身就是在內存中運算,而對于上游的客戶端請求,采用了多路復用的原理。Redis 會給每一個客戶端套接字都關聯一個指令隊列,客戶端的指令隊列通過隊列排隊來進行順序處理,同時 Reids 給每一個客戶端的套件字關聯一個響應隊列,Redis 服務器通過響應隊列來將指令的接口返回給客戶端。
2. 通信協議
Redis 采用了 Gossip 協議作為通信協議。Gossip 是一種傳播消息的方式,可以類比為瘟疫或者流感的傳播方式,使用 Gossip 協議的有:Redis Cluster、Consul、Apache Cassandra 等。Gossip 協議類似病毒擴散的方式,將信息傳播到其他的節點,這種協議效率很高,只需要廣播到附近節點,然后被廣播的節點繼續做同樣的操作即可。當然這種協議也有一個弊端就是:會存在浪費,哪怕一個節點之前被通知到了,下次被廣播后仍然會重復轉發。
3. 持久化
(1)RDB
RDB 是對當前 Redis 的存儲數據進行一次快照(具體原理和如何做,限于篇幅這里不做過多復述了)。
(2)AOF
日志只記錄 Redis 對內存修改的指令記錄,Redis 提供了一個 bgrewriteaif 的指令對 AOF 進行壓縮。原理就是:開辟一個子進程對內存進行遍歷后,轉換成一系列對 Redis 的操作指令,序列化到一個新的 AOF 日志文件中。系列化完成后再將發送的增量 AOF 日志追加到這個新的 AOF 日志中,追加完成后用新的 AOF 日志代替舊的。
(3)混合持久化
由于單純 RDB 的話,可能存在數據的丟失,而頻繁的 AOF 又會影響了性能,在 Redis 4.0 之后,支持了混合持久化,也就是每次啟動時候通過 RDB+增量的 AOF 文件來進行回復,由于增量的 AOF 僅記錄了開始持久化到持久化結束期間發生的增量,這樣日志不會太大,性能相對較高。
4. 主從同步
Redis 的同步方式有:主從同步、從從同步(由于全部都由 master 同步的話,會損耗性能,所以部分的 slave 會通過 slave 之間進行同步)。
同步過程:
建立連接,然后從庫告訴主庫:“我要同步啦,你給我準備好”,然后主庫跟從庫說:“收到”。
從庫拿到數據后,要把數據保存到庫里。這個時候就會在本地完成數據的加載,會用到 RDB 。
主庫把新來的數據 AOF 同步給從庫。
5. Sentine
Redis 的主從切換是通過哨兵來解決的。這里哨兵主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當 master 掛了的情況下,如果在短時間內重新選舉出一個新的 master 。
Sentinel 集群是一個由 3-5 個(可以更多)節點組成的,用來監聽整個 Redis 的集群,如果發現 master 不可用的時候,會關閉和斷開全部的與 master 相連的舊鏈接。這個時候 Sentinel 會完成選舉和故障轉移,新的請求則會轉到新到 master 中。
6. Redis集群工作原理
Redis 集群通過槽指派機制來決定寫命令應該被分配到那個節點。整個集群對應的槽是由 16384 大小的二進制數組組成,集群中每個主節點分配一部分槽,每條寫命令落到二進制數組中的某個位置,該位置被分配給了哪個節點,則對應的命令就由該節點去執行。槽指派對應的二進制數組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看到:節點 1 只負責 執行 0 - 4999 的槽位,而節點 2 負責執行 5000 - 9999,節點 3 執行 9999- 16383 。當進行寫的時候:
set key value
命令通過 CRC16(key) & 16383 = 6789(假設結果),由于節點 2 負責 5000~9999 的槽位,則該命令的結果 6789 最終由節點 2 執行。當然如果在節點 2 執行一條命令時,假設通過 CRC 計算后得到的值為 567,則其應該由節點 1 執行,此時命令會進行轉向操作,將要執行的命令流轉到節點 1 上去執行。
集群節點同步:
集群中每個主節點都會定時發送信息到其他主節點進行同步,如果其他主節點在規定時間內響應了發送消息的主節點,則發送消息的主節點認為響應了消息的主節點正常,反之則認為響應消息的主節點疑似下線,則發送消息的主節點在其節點上將其標記“疑似下線”。
當集群中超過一半以上的節點認為某個主節點被標記為“疑似下線”,則其中某個主節點將疑似下線節點標記為下線狀態,并向集群廣播一條下線消息,當下線節點對應的從節點接收到該消息時,則從從節點中選舉出一個節點作為主節點繼續對外提供服務。
四、Redis為什么變慢了
業務場景中,不知道大家是否碰到過 Redis 變慢的情況:
執行 SET、DEL 命令耗時也很久;
偶現卡頓,之后又恢復正常了;
在某個時間點,突然開始變慢了。
原因分析
查看慢查詢,由于筆者本身機器沒有慢查詢,所以這里看到是空(實在尷尬,這里沒有可用的例子~~)
由于 Redis 在 IO 操作和對鍵值對的操作是單線程的,所以直接在客戶端 Redis-cli 上執行的 Redis 命令有可能會導致操作延遲變大;
使用復雜的命令會讓 Redis的處理變慢,以及CPU過高,例如 SORT、SUNION、ZUNIONSTORE 聚合類命令(時間負責度O(N) );
查詢的數據量過大,使得更多時間花費在數據協議的組裝和網絡傳輸過程中;
大 key 查詢,比如對于一個很大的 hash、zset 等,這樣的對象對 Redis 的集群數據遷移帶來了很大的問題,因為在集群環境下,如果某個 key 太大,會導致數據遷移卡頓;
另外在內存分配上,如果一個 key 太大,那么當它需要擴容時,會一次性申請更大的一塊內存,這也會導致卡頓。如果這個大 key 被刪除,內存會一次性回收,卡頓現象會再一次產生。
集中過期,變慢的時間統一,所以業務中的 Key 過期時間盡量在統一的一個時間點加上一個隨機數時間;
內存使用達到上限,當內存達到內存上限的時候,就不許淘汰一些數據,這個時候也可能導致 Redis 查詢效率低;
碎片整理,Redis 在 4.0 版本后會自動整理碎片(由于內存回收過程中存在大量的碎片空間,不整理會導致 Redis 的空間少量浪費),而在整理碎片的過程中會消耗 CPU 的資源,從而影響了請求得到性能;
網絡帶寬,Redis 集群和業務混部,或者并發量過大以及每次返回的數據也很大,網卡帶寬跑滿的情況容易導致網絡阻塞;
AOF 的頻率過高,由于 AOF 需要將全部的寫命令同步,如果同步的間隔比較短,也會影響到 Redis 的性能;
Redis 提供了 flushdb 和 flushall 指令,用來清空數據庫,這也是導致 Redis 緩慢的操作。
五、Redis安全
默認會監聽 6379 端口,最好在 Redis 的配置文件中指定監聽的 IP 地址,更進一步還可以增加 Redis 的 ACL 訪問控制,對客戶指定群組,并限限制用戶對數據的讀寫權限。
訪問 Redis 盡量走公司代理,由于 Redis 本身不支持 SSL 的鏈接,所以走公司代理可以保證安全。客戶端登陸 Redis 必須設置 Auth 秘密登陸。
到此,關于“Redis 的原理和作用是什么”的學習就結束了,希望能夠解決大家的疑惑。理論與實踐的搭配能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快去試試吧!若想繼續學習更多相關知識,請繼續關注億速云網站,小編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帶來更多實用的文章!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