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建立UML用例模型的步驟”,在日常操作中,相信很多人在建立UML用例模型的步驟問題上存在疑惑,小編查閱了各式資料,整理出簡單好用的操作方法,希望對大家解答”建立UML用例模型的步驟”的疑惑有所幫助!接下來,請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建立UML用例模型的步驟
一般來說,建立用例模型的步驟為:
(1)確定誰會直接使用該系統,即參與者(Actor),為了發現參與者,我們可以嘗試問如下問題:
a.誰/什么使用系統?
b.誰/什么從系統獲得信息?
c.誰/什么向系統提供信息?
d.誰/什么支持、維護系統?
e.哪些其它系統使用此系統?
f.公司的哪個部門使用系統?......
(2)選取其中一個參與者;
(3)定義該參與者希望系統做什么,參與者希望系統做的每件事成為一個用例,為了發現用例,我們可以嘗試問如下問題:
a.為什么該參與者想要使用此系統?
b.該參與者是否要創建、保存、更改、移動或讀取系統的數據?如果是,為什么?
c.該參與者是否要通知系統外部事件或變化?
d.該參與者是否需要知道系統內部的特定事件?…
(4)對每件事來說,何時參與者會使用系統,通常會發生什么,這就是用例的基本過程;
(5)描述該用例的基本過程;
(6)考慮一些可變情況,把他們創建為擴展用例;
(7)復審不同用例的描述,找出其中的相同點,抽出相同點作為共同的用例;
(8)重復步驟2-7找出每一個用例。
UML用例模型中參與者檢查的參考標準如下:
(1)是否您已找到所有的參與者?也就是說,是否您已經對系統環境中的所有參與者都進行了說明和建模?
(2)每個參與者是否至少涉及到一個用例?
(3)您能否列出至少兩名可以作為特定參與者的人員?
(4)是否有參與者擔任與系統相關的相似參與者?如果有,您應該將他們合并到一個參與者中。
用例檢查的參考標準如下:
(1)UML用例模型的簡介部分簡明清晰地概述此系統的目的和功能;
(2)所有的用例已確定,這些用例共同說明所有的必要行為;
(3)所有的功能性需求都至少映射到一個用例;
(4)該UML用例模型不包含多余的行為,所有的用例都可回溯到某個功能性需求來證明其合理性。
用例圖從總體上大致描述了系統所能提供的各種服務,讓我們對于系統的功能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僅此還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描述每一個用例的詳細信息,即用例規約。用例模型正是由用例圖和每一個用例的詳細描述――用例規約所組成的。RUP中提供了用例規約的模板,包含以下內容:
(1)簡要說明(BriefDescription):簡要介紹該用例的作用和目的;
(2)事件流(FlowofEvent):包括基本流和備選流,事件流應該表示出所有的場景;
(3)用例場景(Use-CaseScenario):包括成功場景和失敗場景,場景主要是由基本流和備選流組合而成的;
(4)特殊需求(SpecialRequirement):描述與該用例相關的非功能性需求(包括性能、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擴展性等)和設計約束(所使用的操作系統、開發工具等);
(5)前置條件(Pre-Condition):執行用例之前系統必須所處的狀態;
(6)后置條件(Post-Condition):用例執行完畢后系統可能處于的一組狀態。
用例規約基本上是用文本方式來表述的,為了更加清晰地描述事件流,也可以選擇使用狀態圖、活動圖或序列圖來輔助說明(狀態圖有助于描述與狀態相關的系統行為,活動圖有助于描述復雜的決策流程,序列圖適合于描述基于時間順序的消息傳遞)。另外,只要對簡潔明了地表達用例有幫助,我們就可以在用例中任意粘貼用戶界面、流程的圖形化顯示方式及其他圖形。
到此,關于“建立UML用例模型的步驟”的學習就結束了,希望能夠解決大家的疑惑。理論與實踐的搭配能更好的幫助大家學習,快去試試吧!若想繼續學習更多相關知識,請繼續關注億速云網站,小編會繼續努力為大家帶來更多實用的文章!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