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互聯網架構中為什么需要配置中心,具有一定借鑒價值,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之后大有收獲,下面讓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配置中心是互聯網架構體系中很重要的一塊,但為什么會有配置中心,是不是一開始就要有配置中心,它究竟解決什么問題,這是今天要討論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業務的越來越復雜,用戶量與流量越來越大,“服務化分層”是架構演進的必由之路。
如上圖,站點應用會調用服務,上游服務調用底層服務,依賴關系會變得非常復雜。
對于同一個服務:
(1)它往往有多個上游調用;
(2)為了保證高可用,它往往是若干個節點組成的集群提供服務;
如上圖,用戶中心服務user-service有三個節點,ip1/ip2/ip3對上游提供服務,任何一個節點當機,都不影響服務的可用性。
那么問題來了:
調用方如何維護下游服務集群配置?
當服務集群增減節點時,調用方是否有感知?
初期:“配置私藏”架構
“配置私藏”是配置的最初級階段,上游調用下游,每個上游都有一個專屬的私有配置文件,記錄被調用下游的每個節點配置信息。
如上圖:
用戶中心user-service有ip1/ip2/ip3三個節點;
service1調用了用戶中心,它有一個專屬配置文件s1.conf,里面配置了us的集群是ip1/ip2/ip3;
service2也調用了用戶中心,同理有個配置文件s2.conf,記錄了us集群是ip1/ip2/ip3;
web2也調用了用戶中心,同理w2.conf,配置了us集群是ip1/ip2/ip3;
畫外音:是不是很熟悉?絕大部分公司,初期都是這么玩的。
“配置私藏”架構的缺點是什么呢?
來看一個容量變化的需求:
運維檢測出ip1節點的硬盤性能下降,通知研發未來要將ip1節點下線;
由于5月8日要做大促運營活動,未來流量會激增,研發準備增加兩個節點ip4和ip5;
此時要怎么做呢?
需要用戶中心的負責人通知所有上游調用者,修改“私藏”的配置,并重啟上游,連接到新的集群上去。在ip1上沒有流量之后,通知運維將ip1節點下線,以完成整個縮容擴容過程。
這種方案存在什么問題呢?
當業務復雜度較高,研發人數較多,服務依賴關系較復雜的時候,就沒這么簡單了。
問題一:調用方很痛,容量變化的是你,憑啥修改配置重啟的是我?這是一個典型的“反向依賴”架構設計,上下游通過配置耦合,不合理。
問題二:服務方很痛,ta不知道有多少個上游調用了自己,往往只能通過以下方式來定位上游:
群里吼
發郵件詢問
通過連接找到ip,通過ip問運維,找到機器負責人,再通過機器負責人找到對應調用服務
畫外音:是不是似曾相識?
不管哪種方式,都很有可能遺漏,導致ip1一直有流量難以下線,ip4/ip5的流量難以均勻遷移過來。該如何優化呢?
中期:“全局配置”架構
架構的升級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先來用最低的成本來解決上述“修改配置重啟”的問題一。
“全局配置”架構:對于通用的服務,建立全局配置文件,消除配置私藏:
運維層面制定規范,新建全局配置文件,例如/opt/global.conf;畫外音:如果配置較多,注意做好配置的垂直拆分。
對于服務方,如果是通用的服務,集群信息配置在global.conf里;
對于調用方,調用方禁止配置私藏,必須從global.conf里讀取通用下游配置;
全局配置有什么好處呢?
如果下游容量變化,只需要修改一處配置global.conf,而不需要各個上游修改;
調用方下一次重啟的時候,自動遷移到擴容后的集群上來了;
修改成本非常小,讀取配置文件目錄變了而已;
全局配置有什么不足呢?
如果調用方一直不重啟,就沒有辦法將流量遷移到新集群上去了。
有沒有方面實現自動流量遷移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需要引入兩個并不復雜的組件,就能實現調用方的流量自動遷移:
文件監控組件FileMonitor:作用是監控文件的變化,起一個timer,定期監控文件的ModifyTime或者md5就能輕松實現,當文件變化后,實施回調。
動態連接池組件DynamicConnectionPool:“連接池組件”是RPC-client中的一個子組件,用來維護與多個RPC-server節點之間的連接。所謂“動態連接池”,是指連接池中的連接可以動態增加和減少。
畫外音:用鎖來互斥,很容易實現。
引入了這兩個組件之后:
一旦全局配置文件變化,文件監控組件實施回調;
如果動態連接池組件發現配置中減少了一些節點,就動態的將對應連接銷毀,如果增加了一些節點,就動態建立連接,自動完成下游節點的增容與縮容;
終版:“配置中心”架構
“全局配置”架構是一個能夠快速落地的,解決“修改配置重啟”問題的方案,但它仍然解決不了,服務提供方“不知道有多少個上游調用了自己”這個問題。
如果不知道多少上游調用了自己:
“按照調用方限流”
“繪制全局架構依賴圖”
等這類需求便難以實現,怎么辦?
“配置中心”架構能夠完美解決
對比“全局配置”與“配置中心”的架構圖,會發現配置由靜態的文件升級為動態的服務:
整個配置中心子系統由zk、conf-center服務,DB配置存儲與,conf-web配置后臺組成;
所有下游服務的配置,通過后臺設置在配置中心里;
所有上游需要拉取配置,需要去配置中心注冊,拉取下游服務配置信息(ip1/ip2/ip3);
當下游服務需要擴容縮容時:
conf-web配置后臺進行設置,新增ip4/ip5,減少ip1;
conf-center服務將變更的配置推送給已經注冊關注相關配置的調用方;
結合動態連接池組件,完成自動的擴容與縮容;
“配置中心”架構有什么好處呢?
調用方不需要再重啟;
服務方從配置中心中很清楚的知道上游依賴關系,從而實施按照調用方限流;
很容易從配置中心得到全局架構依賴關系;
痛點一、痛點二同時解決。
“配置中心”架構有什么不足呢?
一來,系統復雜度相對較高;
二來,對配置中心的可靠性要求較高,一處掛全局掛。
感謝你能夠認真閱讀完這篇文章,希望小編分享的“互聯網架構中為什么需要配置中心”這篇文章對大家有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億速云,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更多相關知識等著你來學習!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