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主要講解了“Scala編程的思考方法是什么”,文中的講解內容簡單清晰,易于學習與理解,下面請大家跟著小編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來研究和學習“Scala編程的思考方法是什么”吧!
在進行什么編程的時候,你用什么方法來思考呢?用命令是方法來考慮的話,一定是考慮“首先有一個變量,然后一邊循環一邊判斷一下這樣的條件,接著進行這種操作···”這樣的操作步驟吧。
面向對象式方法來考慮時,一定是先考慮“程序中出現的這個對象里有什么東西(數據)呀?”,然后再給對象分配 “動作”(方法)吧。整體印象應該是,“對象”們互相分配好自己的工作,對象自己只做自己的工作其他的工作交給其他對象來完成,“對象”們互相合作來完成一個處理吧。即使是面向對象的情況下,對于一般語言來說,對象方法內也是用命令方式來實現的。
那么,函數式編程該是怎樣的景象呢?函數式編程是“將函數應用在值或者對象上”這種思考方法,也就是函數只是將值或者對象轉換成不同的別的東西。這樣說,可能函數式方法還是很難在讀者腦中浮現,那么就以“命令型”和“函數式”兩種類型的例子為基礎進行闡述吧。
[Scala講座]題目:架子上的蘋果
題目內容為模擬“架子上有100個蘋果,一個個剝皮吃掉***一個也沒有了。“這個過程。運行結果的樣子因該如下所示:
> scala AppleCounter 99 apples on the wall. 98 apples on the wall. : 2 apples on the wall. 1 apple on the wall. no apple on the wall.
當蘋果只有1或0個的時候,由于不是復數情況,所以處理方法有所不同。先用命令方式來實現一下。
object AppleCounter{ def main(args:Array[String]):Unit = { var appleList:List[String] = List() for(i <- 1 to 100) { var counter = 100 -i if (counter == 1) appleList = appleList ::: List("1 apple on the wall.") if (counter == 0) appleList = appleList ::: List("no apple on the wall.") if (counter != 1 && counter != 0) appleList = appleList ::: List(counter + " apples on the wall.") } appleList.foreach(x => println(x)) } }
首先準備好列表變量appleList,接著做100次循環。循環中用變量counter來存放當前所剩的蘋果數,并根據該數字向例表末尾加入描述文本,其中對于1個和0個的情況進行特殊處理。***使用appleList的foreach方法對每一列表成員進行打印操作。題外話,由于Scala是函數式+面向對象語言,所以能夠以這種命令式方法來編程,這對于不熟悉函數式編程的用戶來說也還真不錯。
好了,這次用函數式的方法來重新實現一下同樣的邏輯。那么該怎樣考慮函數式的實現呢?下面是實現例子。
object AppleCounter { def main(args:Array[String]):Unit = {val appleList = (0 until 100).reverse.map(x => x match { case 1 => "1 apple on the wall." case 0 => "no apple on the wall." case _ => x + " apples on the wall." }) appleList.foreach(x => println(x)) } }
這里不是想說明“程序短了不少啊···”,而是希望大家明白思考方法的不同之處(不過這里并沒有聲明變量appleList的類型,能夠進行如此復雜的類型推斷也真是挺厲害的呀!)。編寫這段程序的時候,我一開始就沒有考慮到循環這個概念。比起循環,我考慮的是如何將函數用在數字列表變量上。首先不是邏輯,而是創建用于執行函數的對象(這里是數字列表),然后考慮選擇哪種函數來執行。
首先考慮創建如下的列表對象。
List(99, 98, 97, .... 2, 1, 0)
這個通過(0 until 100).reverse部分來實現。接著對于這個列表的一個個數字,考慮返回數字相對應字符串的函數。對應部分如下
(上面的列表).map(x => x match { case 1 => "1 apple on the wall." case 0 => "no apple on the wall." case _ => x + " apples on the wall." })
用Scala進行像樣的函數式編程時,map是最重要的函數之一。也就是,對于列表中的每個元素用map函數傳進來的函數執行一下,然后返回他的結果列表。這里傳遞給map函數的參數(函數對象)內容是:對于1返回1 apple on the wall.;對于0返回no apple on the wall;其他情況比如22,返回22 apples on the wall。根據該內容,map函數返回如下列表
List("99 apples on the wall.", "98 apples on the wall.", …"no apple on the wall.")
***一行類似于命令式編程,對于例表appleList用foreach方法循環遍歷,并用foreach傳進的函數打印列表所有的元素,然后程序結束。
函數map不僅在List類中有,其他很多類中也有。
Scala講座 圖:map函數概念圖
函數式語言中List具有強大的功能,這里再一次強調,函數式編程不是考慮如何循環,而是首先考慮創建作為操作源的列表,然后考慮將怎樣的函數適用于列表中的元素。由于使用如此風格的編程方式,所以就不需要保存用于循環的計數器呀,臨時變量什么的了。
感謝各位的閱讀,以上就是“Scala編程的思考方法是什么”的內容了,經過本文的學習后,相信大家對Scala編程的思考方法是什么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具體使用情況還需要大家實踐驗證。這里是億速云,小編將為大家推送更多相關知識點的文章,歡迎關注!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