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Linux命令行下有什么好東西,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獲。
tmux
雖然說順序很隨機但這一條一定得排在第一個。很多人用 Linux 的狀態都是自己的機器是 Windows,用 putty 連到一個哪里的 Linux 服務器進行工作。這樣的話每次斷開的時候你運行的程序都是會被殺掉的。你可能會希望退出的時候能把打開的程序保持在那里,下次用連接的時候又能自動到之前的工作狀態。tmux 就是這個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案。它們一方面的功能是能在一個 Terminal 里創建多個“窗口”,另一方面如果你關閉連接或者意外掉線,它們默認也不會關掉,下次連上去可以用 tmux attach 來恢復你之前的工作狀態。
如果你沒聽說過這個或者類似的 screen 的話,那你應該給我一點現金。
tree
ls 可能是你最常用的命令之一。tree 可以遞歸的列出目錄下所有的文件,并以樹狀形式展現:
$ tree . ├── b ├── c │ └── d └── what
對應的也有 pstree 可以以這樣的方式來顯示進程樹。
ack
我記得我曾經在面試的時候被問到過“請寫如何調用 grep 來列出當前目錄下所有文件里,含有某個字符串的行”。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 “用 ack 就可以了”。ack 的官網域名就叫 betterthangrep.com。由于在當前目錄下載所有文件里查找某個字串符是如此常見的一個操作,執行 ack foo 就可以在當前目錄所有文件里查找 foo。ack 默認會跳過很多沒用的目錄和文件,讓查找更快,輸出結果更準確。另外像默認開啟的彩色顯示也讓人用起來很舒暢。
ack 目前大部分發行版中沒有,如果你使用的是 Ubuntu 的話其包裹名字是 ack-grep,執行文件的名字也一樣。具體可以在這里查看文檔。
rsync
比如說你本地有一臺電腦,遠程有一臺服務器。你想把你的一個文件夾全部拷貝到另外一邊的某個地方去。你這個文件夾經常也要更新,希望通過某種方式把更新的部分能迅速同步過去。這應該怎么做?不知道 rsync 的話你可能會想用 git,搭建一個 ftp,或者用 scp 或者別的。但事實上 rsync 才是真正的為精確的解決這個問題而生的軟件。rsync 最棒的地方就是差量更新,也就是只把另外一邊缺少的東西傳過去,而且你不需要任何額外配置,速度快的飛起。一個例子:
rsync -arvuzp --chmod=g+rx ./built/ me@example.com:/var/www/site
aspell
作為一個程序員你總有一天會要寫英文文檔。我等母語不是英文的出現拼寫錯誤實在是太正常了。如果你用 Word 的話會有下劃線提示你,但如果你是在代碼里寫注釋或者再 Linux 下寫 markdown 的話好像就沒什么辦法。事實上這也是一個已經被解決的問題,aspell 正是來做這個的。aspell 可以對任何純文本進行拼寫檢查,作為面向程序員的工具它可以偵測文件類型,比如對 C++ 程序它就只檢查注釋里的單詞。
tee
有時候某些命令運行的結果會很長,你可能會用 less 來上下看。再或者你可能會用 > 來重定向到文件里。但某些時候程序有可能需要你輸入 y 來確認,或者某些程序運行的時間很長,僅僅重定向的話又不太確定是不是它在正常運行。tee 就能做到又輸出到屏幕上,又同時重定向到文件。一個簡單的例子:
$ echo waht | tee out.txt
waht 會被輸出到屏幕上,同時也會被寫到 out.txt 文件里。另外 tee 的意思其實是 T,把輸入輸出中間拉了又多扯出了一條,可謂是相當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 vim 也可以用在 pipe 里,例子如下:
$ echo waht | vim -
<ctrl+r\>
你肯定知道用鍵盤上下方向鍵可以來回找你的歷史,那么比如有一個很久之前打過的命令你可能需要猛按上才能找到。其實這時候只要輸入一部分然后按 bash 就會幫你往回搜索。連續按 可以按順序往前搜。(或者直接按 再進行輸入)。接著上面一個的例子,輸入 echo 后按 效果如下:
(reverse-i-search)`echo': echo waht | vim -
有往前搜索那么一般就有往后搜索。可惜的是往后搜索的快捷鍵是 ,如果你試著按一下的就會發現...好像機器沒反應了。這個是因為 大部分情況下默認是 XOFF,代表暫停接收輸入。按 就能恢復。當然你可以把向前搜索綁定到別的鍵上,請自行搜索。
cloc
雖說代碼行數不能說明任何問題,但有時候不知為什就是想知道。cloc 能精確的計算代碼行數,把注釋和空格都區分開。如果你是一名傳說中的項目經理的話,從今天起開始用 cloc 給你手下的碼農算工資吧!下附截屏:
$ cloc /usr/include/ 9628 text files. 9308 unique files. 434 files ignored. T=39.0 s (227.6 files/s, 39948.2 lines/s) ------------------------------------------------- Language files blank comment code ------------------------------------------------- C/C++ Header 8875 217366 287013 1053368 Teamcenter def 1 48 0 186 ------------------------------------------------- SUM: 8876 217414 287013 1053554 -------------------------------------------------
printenv
用 set 可以查看所有的 Shell 變量還包括 Shell 函數,但是其中有一些是僅僅在當前 shell 里其作用的。而往往你需要找的是通過 export 來定義的環境變量。printenv 就是用來做這個的。
set -o vi
bash 或者可能絕大多數常見 shell 其實都是支持用 vi 的方式進行命令行編輯的,比如設置了 set -o vi 后你就可以用熟悉的 hjkl 來移動,用 w, b 來跳過單詞等等。
同樣的如果你設置了 EDITOR 環境變量的話,輸入 fc 就可以把之前輸入的命令行放到編輯器里來編輯,只要保存了的話就會執行。相反的放棄保存就等于是放棄。
find
我把上面說到的那本書仔細看過以后,最大的收獲之一就是終于學會了用 find。這個現在變成了我幾乎每天都在用的一個命令。比如說我要把目錄下所有的 png 文件加入到這次的 git commit 里面,我可以用:
find . -name '*.png' -exec git add {} ';'
如果你熟悉 find 的話你會知道最后的 ; 可以換為 + 會更好,但用它就是有目的的。這個命令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里面的單引號省略或者換成雙引號命令都是會失敗的。這些牽涉到 "shell variable expansion" 和引號的 escape 規則,雖然感覺很惱火但其實這些只有幾個簡單的規則,而且一致性非常好。所以只要你肯花點時間把相關東西弄清楚,這種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輕松搞定。
type
如果 foo 是一個命令行里可以直接運行的程序的話,你應該知道用 which foo 可以找到 foo 的可執行文件路徑在那里。但在命令行里可以執行的命令并不一定都對應到某個可執行的文件,它可以是 alias, shell 自帶的函數和用戶自己的函數等等。所以有時候用 which 找到不到東西的時候會讓人很疑惑。其實你可以用 type foo 看看 foo 到底是什么類型的。
help
上面提到了 "builtin command" 也就是內置命令,就是由 shell 提供的一些基本的或者無法由外部程序做到的命令。平常你可以用 man 來查看文檔,但是對于內置命令 man 會跳到 shell 自己的 manpage,在某些系統里那就是巨大的一頁你要再里面找到你想看的東西,有些系統里干脆就沒有相關的信息。這種時候用 help 這個內置命令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要查看 set 的接受的選項,可以用 help set 來輕松找到。
env
你應該知道在 #! (shebang) 在腳本第一行的作用是指定其 'runtime'。比如說你想要寫一個 Python 的腳本,但其實不太在意其版本,或者不確定其可執行文件在不同的機器上到底在哪里。那么 env 在這里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可以寫成 #!/usr/bin/env python,這樣執行的時候就會用當前 PATH 中找到的 python。另一方面這個也是一個給你一個在不修改代碼的情況下,重新選擇 'runtime' 的機會。
file
如果你想知道某個路徑上的文件到底是什么類型的,那么用 file 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它能對任何東西都給出一個有意義的解釋,對于二進制文件還會列出很多相關的重要信息。
strings
“我把我的秘密,放在了這個用 C++ 編寫的程序里面。運行它輸入正確的密碼才能看到”。其實萬一遇到這種情況你只要跑 strings program-written-in-cxx 十有八九你就能看到了。它能比較準確的列出二進制文件里包含的 C 風格的字符串。看起來沒什么意義但是其實作用完全要靠你發揮,比如要知道某個程序是哪個版本 GCC 編譯出來的用 strings 可能有結果。
od
全程應該是 "object dump",可以將文件按八進制,十六進制或者其他方式顯示出來。我覺得大部分情況下這大家都在用 od -c,將文件按 ASCII 碼 dump 出來。一個用例是用來看文件的 line ending 到底是怎樣的。比如執行 od -c foo.txt 顯示如下結果:
$ od -c foo.txt 0000000 h e l l o \t w o r l d \r \n y e a 0000020 h 0000021
可以清楚的看到 \t 是 tab 字符, \r\n 是 Windows 風格的換行符。
關于“Linux命令行下有什么好東西”這篇文章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使各位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