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什么是裝飾器
在我們的軟件產品升級時,常常需要給各個函數新增功能,而在我們的軟件產品中,相同的函數可能會被調用上百次,這種情況是很常見的,如果我們一個個的修改,那我們的碼農豈不要掛掉了(有人就說了 ,你笨呀,修改函數定義不就行了!同學,你醒醒吧,如果要新加的功能會修改參數,或者返回值呢?)。這個時候,就是我們裝飾器大顯神通的時候了。裝飾器就可以實現,在不改變原函數的調用形式下(即函數的透明化處理),給函數新增功能的作用。如何實現,以及實現原理,下文會詳解。
裝飾器遵循的原則
裝飾器,顧名思義就是起裝飾的作用,既然是裝飾,那么被裝飾的對象是啥樣就是啥樣,不能有絲毫改變。在這里,我們寫裝飾器就是必須把握不能修改被修飾函數的源代碼這條鐵律。如何遵循這條鐵律,我們還需還需做一些鋪墊,必須先要了解三個概念,如下:
函數名即“變量”
在python中,函數名其實就像是c語言的函數指針,代表的是我們的函數地址,只有解釋器獲取到這個地址,它才會去執行這塊內存的代碼。因此,本質上,函數名就和不同變量沒什么區別,只不過函數名和普通變量所指代的那塊內存的使用方式不同罷了,這些都是底層解釋器的機制所決定的,對于程序猿來說,都是透明的,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兩者是沒有區別的。
高階函數
什么是高階函數其實很簡單,把握兩個原則就好:
只要滿足這兩個原則之一,就可以稱之為是高階函數。翻回頭來看,這里出現了我們上面說的函數名,仔細體會一下,我們在這里不就是把其當成實參看待的嗎?
嵌套函數
什么是嵌套函數其實也非常簡單,把握一個原則就好:
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函數定義時是不會執行函數體的,就和定義變量是不會去讀取變量里的內容一樣。這一點至關重要,對于我們理解裝飾器實現原理非常有幫助。
如何寫裝飾器
有了上文的鋪墊,在現在來詳解一下如何寫裝飾器,就好理解多了。
裝飾器本質
其實裝飾器本質上就是一個函數,它也具有函數名,參數和返回值。但在python中,我們用“@auth”來表示。
@auth # 其等價于:func = auth(func) def func(): print("func called")
這個示例就是python中如何修飾func函數的格式,當然我們還沒有實現我們的裝飾器函數。我們要注意的是注釋里寫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出:
設計思路
裝飾器即然是個函數,又有上述介紹的等價關系,那我們就可以這樣設計我們的裝飾器:
前面做了大量的鋪墊,就是想在這里揭示裝飾器的實現機制,其實沒什么什么的,很簡單:
第一步:設計裝飾器函數
裝飾器函數定義跟普通函數定義沒什么區別,關鍵是函數體怎么寫的問題。這里,為了便于理解,先用無參數的裝飾器函數說明。
#裝飾器函數定義格式 def deco(func): '''函數體...''' return func
這里說的無參數,指的是沒有除了“func”之外的參數
難點是函數體的編寫,下面的示例先告訴你為什么要有第二步:
#使用語法糖@來裝飾函數,相當于“myfunc = deco(myfunc)” def deco(func): print("before myfunc() called.") func() print("after myfunc() called.") return func @deco def myfunc(): print("myfunc() called.") myfunc() myfunc() #output: before myfunc() called. myfunc() called. after myfunc() called. myfunc() called. myfunc() called.
由輸出結果可以看出,我們的裝飾器并沒有生效。別跟我說裝飾器只生效了一次,那是大家忽略了“@deco”的等效機制。解釋到“@deco”時,會解釋成“myfunc = deco(myfunc)”。注意了,前面我提到了,這里其實在調用deco函數的,因此,deco的函數體會被執行。所以output的前三行并不是調用myfunc函數時產生的效果,那有怎能說裝飾器生效了一次呢?第二步就是解決裝飾器沒生效的問題的。
第二步:包裝被修飾函數
#基本格式 def deco(func): def _deco() #新增功能 #... #... func() #別修飾函數調用 return_deco
下面給出個示例:
#使用內嵌包裝函數來確保每次新函數都被調用, #內嵌包裝函數的形參和返回值與原函數相同,裝飾函數返回內嵌包裝函數對象 def deco(func): def _deco(): print("before myfunc() called.") func() print("after myfunc() called.") # 不需要返回func,實際上應返回原函數的返回值 return _deco @deco def myfunc(): print("myfunc() called.") return 'ok' myfunc() #output: before myfunc() called. myfunc() called. after myfunc() called.
第三步:被修飾函數參數和返回值透明化處理
當完成了第二步時,其實裝飾器已經完成了主要部分,下面就是對被修飾函數的參數和返回值的處理。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裝飾器的鐵律。話不多說,直接上代碼:
#基本格式 def deco(func): def _deco(*args, **kwargs) #參數透明化 #新增功能 #... #... res = func(*args, **kwargs) #別修飾函數調用 return res #返回值透明化 return_deco
通過上面的分析知:
參數透明化:當我們在調用被裝飾后的函數時,其實調用的時這里的_deco函數。那么,我們就給_deco函數加上可變參數,并把得到的可變參數傳遞給func函數不就可以了。
返回值透明化:和參數透明化同理,給_deco函數定義返回值,并返回func的返回值就可以了。
透明化處理就是這么簡單!至此,我們的裝飾器編寫完成。給個示例吧:
#對帶參數的函數進行裝飾, #內嵌包裝函數的形參和返回值與原函數相同,裝飾函數返回內嵌包裝函數對象 def deco(func): def _deco(*agrs, **kwagrs): print("before myfunc() called.") ret = func(*agrs, **kwagrs) print(" after myfunc() called. result: %s" % ret) return ret return _deco @deco def myfunc(a, b): print(" myfunc(%s,%s) called." % (a, b)) return a + b print("sum=",myfunc(1, 2)) print("sum=",myfunc(3, 4)) #output: before myfunc() called. myfunc(1,2) called. after myfunc() called. result: 3 sum= 3 before myfunc() called. myfunc(3,4) called. after myfunc() called. result: 7 sum= 7
裝飾器進階
帶參數裝飾器
裝飾器即然也是函數,那么我們也可以給其傳遞參數。我這里說的是:“@auth(auth_type = 'type1')”這中形式喲。先上個代碼吧:
#基本格式 def deco(deco_type) def _deco(func): def __deco(*args, **kwargs) #參數透明化 #新增功能 #... #... print("deco_type:",deco_type) #使用裝飾器參數 res = func(*args, **kwargs) #別修飾函數調用 return res #返回值透明化 return __deco return_deco
說白了,就是在原來的裝飾器的基礎上再在最外層套一個deco函數,并用其來接收裝飾器參數。由于是在最外層套了一個函數,那么這個函數的形參的作用范圍就是函數體內部,所以里面的函數定義中隨便用啦,就這么任性。
那怎么理解解釋器的解析過程呢?在這里,只要我們明白一點就好,那就是: “@auth(auth_type = 'type1')”等價于“func = auth(auth_type = 'type1')(func)” 。解釋器會先翻譯“auth(auth_type = 'type1')”,再將其返回值(假設給了_func這個不存在的函數名)當作函數指針,這里的_func函數名代表的是_deco,然后再去執行“func = _func(func)”,而這個func函數名代表的其實就是__deco。
至此,就達到了通過裝飾器來傳參的目的。給個示例吧:
#示例7: 在示例4的基礎上,讓裝飾器帶參數, #和上一示例相比在外層多了一層包裝。 #裝飾函數名實際上應更有意義些 def deco(deco_type): def _deco(func): def __deco(*args, **kwagrs): print("before %s called [%s]." % (func.__name__, deco_type)) func(*args, **kwagrs) print(" after %s called [%s]." % (func.__name__, deco_type)) return __deco return _deco @deco("mymodule") def myfunc(): print(" myfunc() called.") @deco("module2") def myfunc2(): print(" myfunc2() called.") myfunc() myfunc2() #output: before myfunc called [mymodule]. myfunc() called. after myfunc called [mymodule]. before myfunc2 called [module2]. myfunc2() called. after myfunc2 called [module2].
多重裝飾器修飾函數
如果說,我上面說的內容都理解了,那么這個東東,就太簡單不過了。不就是把我們的是裝飾器當中被修飾的函數,對它進行裝飾嗎?但我在這里還想說的是,我們換個角度看問題。我們的關注點放在原來的被修飾的函數上,就會發現,NB呀,我可以給它添加若干個功能撒。給個示例吧:
def deco(deco_type): def _deco(func): def __deco(*args, **kwagrs): print("before %s called [%s]." % (func.__name__, deco_type)) func(*args, **kwagrs) print(" after %s called [%s]." % (func.__name__, deco_type)) return __deco return _deco @deco("module1") @deco("mymodule") def myfunc(): print(" myfunc() called.") @deco("module2") def myfunc2(): print(" myfunc2() called.") myfunc() #output: before __deco called [module1]. before myfunc called [mymodule]. myfunc() called. after myfunc called [mymodule]. after __deco called [module1].
注意結果喲,@deco("module1"),來修飾的deco("mymdule")的,和我們想的是一樣的,完美!
領取干貨:零基礎入門學習python視頻教程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億速云。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