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在Android的android.os.Message類的文檔中有這么一句話:
While the constructor of Message is public, the best way to get one of these is to call Message.obtain() or one of the Handler.obtainMessage() methods, which will pull them from a pool of recycled objects.
大意是說,雖然Message類的構造方法是public的,你可以直接通過new來創建一個新的對象,但是最好還是通過Message.obtain()或者Handler.obtainMessage()來創建一個新的Message對象,因為這兩個方法會重用之前創建的但是已經不再使用了的對象實例。
這句話不禁引起了我的興趣,因為之前我寫過一篇博客《Pool, SimplePool與SynchronizedPool》,在這篇博客里面仔細分析了Android是如何實現一個對象池的。里面提到VelocityTracker就是用SynchronizedPool來實現對象重用的,代碼如下:
VelocityTracker tracker = VelocityTracker.obtain(); tracker.recycle();
Message類看起來也略有相似,不過經過閱讀Message類的源代碼,發現我錯了,Message類使用了另一種巧妙的方法來實現對象重用。
好了,不賣關子了,Message類使用了一個鏈表來實現對象池,而且是一個前端鏈表,即在前端插入和刪除的鏈表,避免了插入和刪除的時候遍歷整個鏈表。是不是有點出人意料?
首先看一下這段代碼,去除了Message中其他的攜帶消息信息的字段。已經很明顯可以看出來是一個鏈表了吧。
public final class Message implements Parcelable { // 省略其他代碼 Message next; // (1)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sPoolSync = new Object(); // (2) private static Message sPool; // (3) private static int sPoolSize = 0; // (4)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_POOL_SIZE = 50; // 省略其他代碼 }
(1) 聲明了next指針
(2) 對象鎖,Message對象池是線程安全的,這樣就需要在向對象池申請和歸還對象時使用鎖
(3) 這里是關鍵,一個靜態的Message對象,這就是這個鏈表的頭指針了,因為是類變量,因此,整個JVM中只有一個
(4) 當前對象池的大小,后面還限制了這個Message對象池中的對象個數最大為50
用圖形表示如下:
繼續閱讀代碼,又發現了一個讓人困惑的問題,看這個方法:
public static Message obtain() { synchronized (sPoolSync) { // (1) if (sPool != null) { Message m = sPool; // (2) sPool = m.next; // (3) m.next = null; // (4) sPoolSize--; // (5) return m; } } return new Message(); }
這也很容易理解:
(1) 獲取鎖,這里毫無疑義
(2) 當頭指針指向的對象不為null時,將這個對象賦值給m
(3) 將頭指針指向m的next指針
(4) 將m的next指向null,到這里位置,我們從以sPool為頭指針的鏈表中取出了第一個元素
(5) 將鏈表size減1
看起來沒錯,疑問是,當第一次獲取對象的時候sPool肯定為null,那么這個if語句肯定不會執行,會直接執行最后一句return new Message(),直接創建一個對象?這樣不是毫無意義了么?
看到這里,似乎感覺發現了一個Android的bug,會有這么明顯的bug么?當然不會,靜下心來繼續讀代碼,讀到這里的時候豁然開朗了:
public void recycle() { clearForRecycle(); // (1) synchronized (sPoolSync) { if (sPoolSize < MAX_POOL_SIZE) { // (2) next = sPool; // (3) sPool = this; // (4) sPoolSize++; } } }
(1) 重置Message中攜帶的消息
(2) 檢查當前對象池的大小是不是已經超過了最大值,如果當前隊列已經滿了,就不管這個對象了,讓JVM的GC回收好了,這里保證了性能的同時兼顧了內存消耗
(3) 將當前對象next指針指向頭指針sPool指向的對象
(4) 將頭指針sPool指向當前對象,然后將對象池大小加1
到這里就明白了:這篇博客開頭的那句話其實背后還有一些潛臺詞,那就是你必須顯式的調用一下recycle()將當前的Message對象歸還到對象池,這個對象池才能發揮其效果,不調用recycle()方法,對象不會歸還,會被JVM GC回收。
也就是說下面兩句話必須是成對出現的,不用obtain()而調用recycle()會導致不停的創建Message對象直到超過MAX_POOL_SIZE的限制而被對象池扔掉;通過obtain()申請對象而不用recycle()歸還會導致對象池被消耗干凈而不停申請新對象。
Message msg = Message.obtain(); msg.recycle();
所以文檔再完整還是不如看代碼。
對于通過SynchronizedPool來實現對象池和這種通過鏈表來實現對象池兩種方法,我看不出來各自有何優缺點,這兩種方法很相似,實現的功能也相似,唯一的不同在于,前者似乎更容易擴展。也許你自己在其他項目中需要對象池的時候,可以借鑒一下這兩種方法。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