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主要講解了“JS前端并發多個相同的請求怎么控制為只發一個請求”,文中的講解內容簡單清晰,易于學習與理解,下面請大家跟著小編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來研究和學習“JS前端并發多個相同的請求怎么控制為只發一個請求”吧!
同時發多個相同的請求,如果第一個請求成功,那么剩余的請求都不會發出,成功的結果作為剩余請求返回
如果第一個請求失敗了,那么接著發編號為2的請求,如果請求成功,那么剩余的請求都不會發出,成功的結果作為剩余請求返回
如果第二個請求失敗了,那么接著發編號為3的請求,如果請求成功,那么剩余的請求都不會發出,成功的結果作為剩余請求返回
...
以此遞推,直到遇到最壞的情況需要發送最后一個請求
并發: 一個接口請求還處于pending,短時間內就發送相同的請求
async function fetchData (a) { const data = await fetch('//127.0.0.1:3000/test') const d = await data.json(); console.log(d); return d; } fetchData(2) // 編號 1 fetchData(2) // 2 fetchData(2) // 3 fetchData(2) // 4 fetchData(2) // 4 fetchData(2) // 5 fetchData(2) fetchData(2)
我之前使用過vue
的緩存函數緩存成功的請求, 實現是這樣的。下面的cachedAsync
只會緩存成功的請求,如果失敗了,直接拉起新的請求。但是如果是上面的并發場景,相同的請求因為無法命中緩存,會出現連續發送三個請求的問題,無法處理這種并發的場景。
const cachedAsync = function(fn) { const cache = Object.create(null); return async str => { const hit = cache[str]; if (hit) { return hit; } // 只緩存成功的Promise, 失敗直接重新請求 return (cache[str] = await fn(str)); }; }; const fetch3 = cachedAsync(fetchData) fetch3(2); fetch3(2); fetch3(2);
首先緩存是必須的,那么我們只要處理怎么控制并發即可。可以有這么一個思路
每個請求都返回一個新的Promise, Promise的exector的執行時機,通過一個隊列保存。
當隊列長度為1的時候,執行一次請求,如果請求成功,那么遍歷隊列中的exector,拿到請求的結果然后resolve。
如果請求失敗了,那么就把這個Promise reject掉,同時出棧。然后遞歸調用next
直到exector隊列清空為止
const cacheAsync = (promiseGenerator, symbol) => { const cache = new Map(); const never = Symbol(); return async (params)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可以提供鍵值 symbol = symbol || params; let cacheCfg = cache.get(symbol); if (!cacheCfg) { cacheCfg = { hit: never, exector: [{ resolve, reject }], }; cache.set(symbol, cacheCfg); } else { // 命中緩存 if (cacheCfg.hit !== never) { return resolve(cacheCfg.hit) } cacheCfg.exector.push({ resolve, reject }); } const { exector } = cacheCfg; // 處理并發,在請求還處于pending過程中就發起了相同的請求 // 拿第一個請求 if (exector.length === 1) { const next = async () => { try { if (!exector.length) return; const response = await promiseGenerator(params); // 如果成功了,那么直接resolve掉剩余同樣的請求 while (exector.length) { // 清空 exector.shift().resolve(response); } // 緩存結果 cacheCfg.hit = response; } catch (error) { // 如果失敗了 那么這個promise的則為reject const { reject } = exector.shift(); reject(error); next(); // 失敗重試,降級為串行 } }; next(); } }); }; };
需要測試的場景
請求接口隨機出現成功或者失敗
成功預期結果,剩余的請求都不會發出
失敗重試,接著發下一個請求
const koa = require("koa"); const app = new koa(); function sleep(seconds)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setTimeout(resolve, seconds); }); } app.use(async (ctx, next) => { if (ctx.url === "/test") { await sleep(200); const n = Math.random(); // 隨機掛掉接口 if (n > 0.8) { ctx.body = n; } else { ctx.status = 404 ctx.body = '' } next(); } }); app.listen(3000, "127.0.0.1", () => console.log("listening on 127.0.0.1:3000") );
var fetch3 = cacheAsync(fetchData, "test2"); async function fetchData(a) { const data = await fetch("//127.0.0.1:3000/test"); const d = await data.json(); console.log(d); return d; } // 并發6個相同的請求 console.log(fetch3(2)); console.log(fetch3(2)); console.log(fetch3(2)); console.log(fetch3(2)); console.log(fetch3(2)); console.log(fetch3(2));
看下測試結果,刷新下頁面
第一次運氣很好,第一次接口就請求成功,只發送了一個請求
第二次測試運氣不好,最后一個請求才成功,也是最差的場景
第三次測試,請求第三次成功了
測試下緩存 在控制臺主動請求fetch3
,成功命中。
從測試結果來看是正確的,符合了并發和緩存的場景。有人會問為什么要緩存接口,舉個場景。輸入關鍵字搜索,監聽的是input事件,在你增刪關鍵字的時候,就會出現請求參數一樣的場景,這時候就符合防抖+前端接口緩存的方式。遇到相同關鍵字直接拉之前的緩存。
這個緩存因為是閉包的方式,因此刷新頁面緩存也失效了。不過我認為這個是理應如此,因為大部分場景刷新頁面,就是要重置狀態,如果要持久化,還不如保存到本地存儲。
感謝各位的閱讀,以上就是“JS前端并發多個相同的請求怎么控制為只發一個請求”的內容了,經過本文的學習后,相信大家對JS前端并發多個相同的請求怎么控制為只發一個請求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具體使用情況還需要大家實踐驗證。這里是億速云,小編將為大家推送更多相關知識點的文章,歡迎關注!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