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python語言開發垃圾回收機制原理的示例分析,文中介紹的非常詳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感興趣的小伙伴們一定要看完!
垃圾回收機制(簡稱GC), 解釋器自帶的一種機制
它是一種動態存儲管理技術,自動釋放不再被程序引用的對象所占用的內存空間
程序的運行過程中會申請大量的內存空間
對于一些無用的空間如果不及時清理的話會導致內存溢出(不夠用),程序就會崩潰
管理內存是非常復雜的事情,垃圾回收機制就把程序員從復雜的內存管理中解放出啦
引用計數就是變量名與變量值的關聯次數, 以此來跟蹤和回收垃圾
通過變量名直接引用
x = 18 #18被引用了一次,計數為1 y = x #18被引用加1次,計數為2 z = y #18被引用加1次,計數為3 print(id(x)) #140725488808736 print(id(y)) #140725488808736 print(id(z)) #140725488808736
容器對其的引用都是間接
x = 18 #18被引用一次,計數為1 li = [1,2,x] #通過列表引用,計數加1,為2 dic = {'age': x} #通過字典引用, 計數加1,為3 print(id(x)) #140725486514976 print(id(li[2])) #140725486514976 列表引用,計數4 print(id(dic['age'])) #140725486514976 字典引用,計數5
棧區 : 存放的是變量名與變量值的內存地址映射關系
堆區 : 存放的是值真正的位置
直接引用指的是從棧區出發直接引用到的內存地址
間接引用指的是從棧區出發引用到堆區后,再通過進一步引用才能到達的內存地址
#我們先定義列表 l1=[0] # 列表1被引用一次,列表1的引用計數變為1 l2=[1] # 列表2被引用一次,列表2的引用計數變為1 #將列表加入另一個列表 l1.append(l2) # 把列表2追加到l1中作為第二個元素,列表2的引用計數變為2 l2.append(l1) # 把列表1追加到l2中作為第二個元素,列表1的引用計數變為2 #解除比變量名"l1"和"l2"與值的對應關系 del l1 del l2
值不再被任何名字關聯,但是值的引用計數并不會為0
應該被回收但又不能被回收
容器對象的的引用都有可能產生循環引用, 而清除-標記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的
當應用程序可用空間被耗盡時, 清除-標記會停止整個程序, 然后先標記, 再清除
標記
但凡是可以從棧區出發,找到對應堆區內容的(直接或間接引用)就標記存活,非存活則清除
具體點:標記的過程其實就是,遍歷所有的"GC Roots"對象(棧區中的所有內容或者線程都可以作為"GC Roots"對象)
然后將所有"GC Roots"的對象可以直接或間接訪問到的對象標記為存活的對象,其余的均為非存活對象,應該被清除
清除
遍歷堆中的對象,將沒有標記存活的對象都清理掉
基于引用計數的回收機制,每次回收內存,都需要把所有對象的引用計數都遍歷一遍
這是非常消耗時間的,于是引入了分代回收來提高回收效率
分代回收采用的是用**“空間換時間”**的策略。
分代指的是根據變量的存活時間來劃分他們的等級
一個變量經常被引用,等級(權重)就會提高,權重達到設定值就會進入下一個等級
當經過多次掃描都沒有被回收,"GC機制"就會認為該變量是常量
于是對其的掃描頻率會降低
當計數降低,就容易被回收
分代回收可以起到提升效率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點:
比如一個變量剛從低等級轉入高等級,它就被解除了綁定關系
它應該被回收,但高等級掃描頻率低于低等級
那么這個已被解除綁定關系的變量無法及時得到清理
以上是“python語言開發垃圾回收機制原理的示例分析”這篇文章的所有內容,感謝各位的閱讀!希望分享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更多相關知識,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