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Python面向對象編程oop的示例分析,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獲。
即面向對象編程,之所以有這么一個奇怪的稱呼,是因為這個概念并非憑空而來,而是相對于“面向過程編程”的稱呼。
而要了解什么是面向過程,就要從最早的即非面向對象,又非面向過程的原始編程說起。
在最早的編程的上古時期,程序都只是簡單地順序執行:
print("dosometing") a=int(input()) b=int(input()) result=a+b print("{}+{}={}".format(a,b,result)) print("dosomething")
這就涉及一個問題,如果某部分代碼需要重復執行,比如上邊那段輸入兩個數字并打印結果的代碼,如果需要再次執行這個邏輯怎么辦,難道要再寫一遍?
某些語言,比如C語言,會這么做:
print("dosometing") a=int(input()) b=int(input()) result=a+b print("{}+{}={}".format(a,b,result)) print("dosomething") goto 2
這里只是用python偽代碼表示C語言的寫法,這段代碼并不能真正執行。
C語言可以使用goto
語句打亂編譯器“順序執行代碼”的邏輯,強行讓編譯器跳到指定的代碼行執行代碼。
看似可以解決問題,但這樣帶來另一個問題,頻繁地使用goto
語句將破壞“順序執行代碼”這個最基本的規則,也極大地降低了代碼地可讀性和可維護性,不要說讓別的程序員去閱讀這樣的代碼,就算是作者自己,隔個幾個月去看估計也會頭疼。
所以就有了“面向過程編程”。
面向過程主要解決了上面出現的“代碼復用”問題,將需要重復使用的代碼片段封裝為一個函數,只要進行簡單的函數調用就可以重復使用這段代碼:
def input_and_print(): a = int(input()) b = int(input()) result = a+b print("{}+{}={}".format(a, b, result)) print("dosometing") input_and_print() print("dosomething") input_and_print()
看似問題解決了,也沒啥大問題。如果我們要解決的都是“輸入兩個數字相加輸出一個結果”這種小兒科的問題當然如此,但是編程的世界顯然不是這么簡單。
假設我們需要用程序模擬一個“簡單”的飲料機,如果是面向過程編程,可能會這么寫:
STATUS_READY = 0 STATUS_COINED = 1 def coin(now_status): if now_status == STATUS_READY: print("投入一枚硬幣") return STATUS_COINED else: print("已經投入硬幣了") return now_status def get_drink(now_status): if now_status == STATUS_COINED: print("吐出一瓶飲料") return STATUS_READY else: print("請先投入硬幣") return now_status machine_status = STATUS_READY machine_status = get_drink(machine_status) machine_status = coin(machine_status) machine_status = get_drink(machine_status)
似乎這段代碼表現的也還不賴,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因為函數無法保存“狀態”,我們只能在函數外部設置一個變量machine_status
表示飲料機的狀態,并且每次調用函數時作為參數傳入。
這樣做有兩個缺點:
代表飲料機功能的函數和代表飲料機狀態的數據是割裂的,兩者本來都應該是飲料機的一部分,但現在是沒有關系的兩部分。
函數沒有辦法直接修改飲料機狀態(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比如使用global
,或者傳入一個對象參數,但這些非常規手段不在這里討論)。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有了面向對象編程。
我們看如果是面向對象編程,要如何編寫一個飲料機:
from enum import Enum from enum import Enum class MachineStatus(Enum): READY=1 COINED=2 class DrinkMachine: def __init__(self) -> None: self.status=MachineStatus.READY def coin(self): if self.status == MachineStatus.READY: print("投入一枚硬幣") self.status = MachineStatus.COINED elif self.status == MachineStatus.COINED: print("已經投入了一枚硬幣") else: print("未知錯誤") def get_drink(self): if self.status == MachineStatus.COINED: print("吐出一瓶飲料") self.status=MachineStatus.READY elif self.status == MachineStatus.READY: print("請先投入一枚硬幣") else: print("未知錯誤") dm = DrinkMachine() dm.get_drink() dm.coin() dm.get_drink()
可以看到,現在“飲料機”這個概念是一個整體,包含了飲料機的狀態和所提供的功能,而飲料機的狀態變化也完全封裝在對象中,“用戶”無需操心狀態的變化,只要按需要調用對象的方法即可。
現在讓我們回到標題,到底什么是OOP,其實對象并不是一個編程專有的概念,就像設計模式來源于建筑一樣,對象同樣是一個來自于現實世界的概念。
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做一件事情,往往是圍繞一個事物實體展開的,比如開車出去,你首先要有一輛車,4個輪胎,有發動機,加滿油的車,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事物。對應到OOP中,就像是組成對象的數據。而這輛車所提供的功能,比如能載人,能拉貨,能開,這些都是車提供的功能。對應的OOP中就是對象擁有的方法。這顯然是很符合人類習慣的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即以圍繞事物(對象)來思考問題。
而面向過程就不是那么符合人類常識了,它只關注過程(函數),即只要能載人或者拉貨就行了,不是很關注具體你用的是私家車還是坦克。
所以OOP是一種編程領域借鑒來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一種思想,而封裝、繼承和多態是具體實現這種思想的手段和技術細節。
關于“Python面向對象編程oop的示例分析”這篇文章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使各位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