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雖然以前是Citrix ERM的軟件SE,×××的現實情況和對職業的焦慮卻促使我盡可能的去了解更多的產品,比如XenMobile、比如XenServer、比如Octoblu、比如NetScaler、比如SD-WAN。
很有意思的一點是,直到我離開Citrix,我才第一次自己接觸到SD-WAN并做了一次PoC。相對NetScaler而言,我覺得SD-WAN是比較好上手的(我已經忘了OSPF和BGP,也不太記得Spanning Tree,不過我想真需要的時候,看一天就能搞定吧),并且也確實解決用戶的剛需,所以,這個產品真的值得去推廣。
當然,作為我的風格,沒測試過的東西,我不會告訴你有多好。做短期的銷售可能不喜歡,做長期的銷售可能更認可。對我來說,一個項目下來,客戶和你成了哥們,你花的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嗯,就是這么傻~
好了,書歸正傳,最近測了一下SD-WAN。就和之前跟用戶介紹PVS一樣,終于拿到了第一手的數據來驗證。在這篇隨筆里,就對測試里我最關心的幾點做一些淺薄的介紹。
這次測試,部署了一對SD-WAN設備,使用SD-WAN控制臺和SDWAN管理中心進行配置和監控。兩個站點各自使用了一根專線和兩根互聯網線路。限于篇幅,我就把我覺得比較有特點的測試貼出來吧。
數據復傳,可靠穩定。可以在多條線路上同時傳輸重要的數據,先到先取。
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把帶寬足夠,但是可靠性和穩定性不足的幾條線路,變成可靠和穩定的虛擬線路。
優選傳輸,帶寬復合。SDWAN自帶線路質量檢測,按照QoS使用最好的線路傳輸最高優先級的數據。同時幾條線路的帶寬可以無縫疊加,不需要人為把流量通過路由或者其他方式分在不同線路上。這意味著流量可以按照質量自動在線路間進行調控,并且充分使用所有可用帶寬,杜絕了備份線路的浪費,以及人工切換帶來的影響。
我們用了iperf來模擬流量壓力。單個進程貌似只會使用大約50M的流量,所以同時啟用了多個,直到消耗的流量遠遠超過單條線路的容量,接近所有線路容量之和。
實際測試中也發現,互聯網線路質量有時會超過專線質量,表現出的現象是更多的流量選擇了互聯網線路進行傳輸。
會話持續,業務不斷。以往售前的時候,會和用戶介紹Citrix SDWAN與別家不同的地方。不管是策略路由切換還是其他的方案,在線路故障進行切換的時候,現有的網絡連接肯定會斷開的。而Citrix的SDWAN由于對數據包做了重新封裝,使用面向無連接的UDP來傳輸,由設備來負責數據包的完整性,因此不需要重新建立TCP連接。
測試時,我們逐條斷開線路,同時持續測試數據連接。直到剩下最后一條線路,數據連接一直保持未受影響。
流量壓縮優化這部分我就懶得寫了,不止一家可以做。我想指出的就是對于中小規模部署,可以把這兩部分通過一臺設備搞定。畢竟分支機構可沒太多地方堆疊一堆設備,“省一U,是一U”。
為了測試穩定可靠性,干脆把專線禁用了,只用互聯網線路跑業務。結果看來也沒啥問題…為了說明性能,我特意截了幾張圖:
圖中最上面的黑色線條,就是下面幾種不同顏色線條代表的線路帶寬的集合。也是最終虛擬鏈路使用的帶寬。
SDWAN的使用能夠優化線路的時延。由于在多條線路中選擇最佳的線路傳輸,所以最終數據連接的時延變成了最小值;由于減少了TCP傳輸的重傳和傳輸窗口調整,實際的時延低于各線路的最小值。
使用的互聯網線路出現過較大的丟包,雖然持續時間不長,但也足夠影響網絡質量了。正是這種情況,導致大多數用戶選擇了相對穩定的專線,即使專線是那么的昂貴。通過SDWAN重新對數據包進行封裝之后,僅僅丟掉的數據包而不是一次傳輸的所有數據包進行重傳,所以也大幅減輕了線路丟包帶來的惡劣影響。
對于線路抖動,往往會影響傳輸質量,看上去雖然不如時延、丟包那么厲害,但是帶來的窗口調整等同樣非常影響帶寬的有效使用。SDWAN的作用,減輕了抖動的影響,虛擬鏈路的抖動線條也就這樣隱藏在多條線路的抖動線條之下了。
把原來專線的重任,交給兩條不靠譜的互聯網線路,也真是難為它倆了。所以即使以SDWAN自己的線路質量評估,互聯網線路在忙時也出現了很多Bad的評價。但是最終,兩條線路聚合的虛擬鏈接,卻在Good的水平上,連續成了一條黑線。
SDWAN對線路的節省,對質量的提升,也就這么簡單直觀的表現出來了。
數據中心到分支機構、數據中心到云、這云到其他云、國內云到國際云,都可以用它。
長大了,鄉愁就像一對SD-WAN,我在這頭,你們在那頭,跨越萬水千山,卻永遠連綿不斷。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