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Kubernetes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相信很多沒有經驗的人對此束手無策,為此本文總結了問題出現的原因和解決方法,通過這篇文章希望你能解決這個問題。
Pod 是 Kubernetes 中最小的可部署的計算單元
這樣的一組容器被“打包”到一起組成了一個Pod 并接受 Kubernetes 的調度,編排等控制邏輯。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一組容器“的概念,接下來為大家詳細剖析 Pod 的內部架構。
Pod 的內部架構
藍色部分代表的是整個 Pod。其中右上角的net namespace 是 Pod 級別的 namespace,它代表了 Pod 中的所有容器。
圖中有4個 Container(即:PauseContainer/Container A/Container B/Container C/),他們在創建的時候都被加入到了 namespace 當中。
那么,Pod 級別的 Container 是從哪里來的呢?從圖中可以看到,真正工作的 Container 我們把它標注為 A,B,C。Pause Container 的作用相當于一個占位符。當我們創建 Pod 的時候,會首先創建一個 Pause Container。該容器創建出來的namespace,就相當于整個 Pod 的 namespace。然后后面的容器再創建出來(比如說Container A/B/C)這些容器在創建出來的時候,就都會選擇加入到 Pause Container 創建出來的 net namespace 當中。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 namespace 都是不隔離的。Container 左側是一個 image,每一個 container 都有一個鏡像,每一個鏡像又相當于一個容器的 Root ffs。既然每個容器的 Root ffs 是不相同的,那么顯而易見,mnt namespace 就是隔離的。
這樣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 namespce 在 Pod 當中是互相隔離的,而哪些是在 Pod 級別當中共享的。
Pod 在 Kubernetes 中的展現形式
通常,我們習慣用 Yaml 來描述 Kubernetes 里的資源。Yaml 中的內容其實就是我們對資源參數的描述。
我們先看 Pod 在 Yaml 中的前四行。這四行是資源在 Yaml 中的通用字段。ApiVersion/kind 用于表示 Kubernetes 的資源類型是什么。通過 metadata 來聲明資源的源數據。Spec 字段和資源類型是強相關的了。不同的資源會有不同的 spec 定義。那在 Pod 資源當中,最核心的是關于容器的定義了。
下面幾行,關于容器的定義,是一個數組類型的,這也符合我們對 Pod 的定義:即它是由一組容器形成的。這些字段包含:聲明容器鏡像,啟動容器的命令,容器鏡像的拉取方式,以及容器的名稱。
Kubelet 是 Kubernetes 集群的“節點代理”。也可以說是 Kubernetes 部署在每個節點的agent。
Kubelet 啟動后會向 Kubernetes 集群注冊自己,并上報節點的相關信息。此時在 Kubernetes 集群中就增加了一臺新的可用的 Node 節點(可能是一個物理機,也可能是一個虛擬機,甚至是一個容器)。
Kubelet 發現有屬于自己節點的 Pod 符合創建條件后,會按照Pod聲明的配置去啟動容器。
上面這張圖分為3個部分作介紹:
1. 下半部分:也就是之前介紹過的Kubelet/Pod。
2. 左上角:Kubectl。也就是Kubernetes 的命令行工具。可以通過Kubectl來提交資源的Yaml 給Kubernetes 集群。也可以進行一系列的運維操作。
3. 右面:Master 節點。也就是Kubernetes 控制面的相關組件了。其中,API Sever是Kubernetes 中所有源數據的集成入口。也是整個Kubernetes 集群的中樞組件。其他組件(包括Controller, Scheduler等)在獲取數據都需要和API Sever 打交道。API Sever 也會接受這些組件的協入請求,并最終將數據寫入ETCD 當中。同時,API Sever 也會緩存所有的源數據。當其他組件發起“讀”請求時,就會將數據直接從內存中發給對方。盡量避免ETCD 成為系統的瓶頸。除了源數據存儲功能,API Server 還提供了一個Watch 機制。能夠主動推送某種資源的變化。而Scheduler會向API Sever 注冊并且監聽Pod 的資源變更事件。Scheduler 整體的調度邏輯可以簡化并概括為兩個:過濾、打分。
每次對Pod進行調度的時候,首先將不符合條件的Node(如:機器上已經沒有資源了,不符合某些標簽,選擇器的要求等)過濾掉。過濾完成后我們得到一個符合要求的Node列表,Scheduler 會通過打分算法,來計算每一個Node 的分數。最終選擇一個得分最高的節點做為Pod 需要綁定的節點。最終Scheduler 會將結果回寫到API Sever 當中。
編排組件:Controller。Controller 通過幾種固定的workload。通過控制器的方式,來完成運行時服務器的編排工作。
Kubeadm 是 Kubernetes 官方提供的用于快速安裝 Kubernetes 集群的工具。
下圖是 Kubeadm 的配置文件
在配置文件當中,我們指定了 dns 的類型,ETCD 存儲目錄以及要創建的 Kubernetes 的版本以及相關的參數。
初始 Master 節點
Kubeadm init—config kubeadm.conf
安裝 flannel cni
https://raw.githusercontent.com/coreos/flannel/master/Documentation/kube-flannel.yml
3. Demo:演示如何操作一個 Pod
創建一個 Namespace
Kubectl create namespace demo
創建 Pod
Kubectl apply –f pod.yaml
查看 Pod 運行狀態
Kubectl describe pods demo-pod–n demo
查看 Pod 輸出日志
Kubectl logs demo-pod –n demo
查看 Pods 列表
Kubectl get pods-n demo
刪除 Pod
Kubectl delete-f pod.yaml
MoreCommand
Basic Commands: create,expose, run, setBasic Commands: explain, get,edit,deleteDeploy Commands: rollout,scale,autoscale
看完上述內容,你們掌握Kubernetes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的方法了嗎?如果還想學到更多技能或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感謝各位的閱讀!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