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本篇內容介紹了“in, not in , exists , not exists它們有什么區別”的有關知識,在實際案例的操作過程中,不少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困境,接下來就讓小編帶領大家學習一下如何處理這些情況吧!希望大家仔細閱讀,能夠學有所成!
用法講解
為了方便,我們創建兩張表 t1 和 t2 。并分別加入一些數據。(id為主鍵,name為普通索引)
-- t1 DROP TABLE IF EXISTS `t1`; CREATE TABLE `t1`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address`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x_t1_name` (`name`(191)) USING BTRE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009 DEFAULT CHARSET=utf8mb4; INSERT INTO `t1` VALUES ('1001', '張三', '北京'), ('1002', '李四', '天津'), ('1003', '王五', '北京'), ('1004', '趙六', '河北'), ('1005', '杰克', '河南'), ('1006', '湯姆', '河南'), ('1007', '貝爾', '上海'), ('1008', '孫琪', '北京'); -- t2 DROP TABLE IF EXISTS `t2`; CREATE TABLE `t2`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55) CHARACTER SET utf8mb4 COLLATE utf8mb4_general_ci NULL DEFAULT NULL, `address` varchar(255) CHARACTER SET utf8mb4 COLLATE utf8mb4_general_ci NULL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USING BTREE, INDEX `idx_t2_name`(`name`(191)) USING BTREE ) ENGINE = InnoDB AUTO_INCREMENT = 1014 CHARACTER SET = utf8mb4 COLLATE = utf8mb4_general_ci ROW_FORMAT = Dynamic; INSERT INTO `t2` VALUES (1001, '張三', '北京'); INSERT INTO `t2` VALUES (1004, '趙六', '河北'); INSERT INTO `t2` VALUES (1005, '杰克', '河南'); INSERT INTO `t2` VALUES (1007, '貝爾', '上海'); INSERT INTO `t2` VALUES (1008, '孫琪', '北京'); INSERT INTO `t2` VALUES (1009, '曹操', '魏國'); INSERT INTO `t2` VALUES (1010, '劉備', '蜀國'); INSERT INTO `t2` VALUES (1011, '孫權', '吳國'); INSERT INTO `t2` VALUES (1012, '諸葛亮', '蜀國'); INSERT INTO `t2` VALUES (1013, '典韋', '魏國');
那么,對于當前的問題,就很簡單了,用 not in 或者 not exists 都可以把 t1 表中比 t2 表多出的那部分數據給挑出來。(當然,t2 比 t1 多出來的那部分不算)
這里假設用 name 來匹配數據。
select * from t1 where name not in (select name from t2); 或者用 select * from t1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name from t2 where t1.name=t2.name);
得到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not in 和 not exists 還是有不同點的。
在使用 not in 的時候,需要保證子查詢的匹配字段是非空的。如,此表 t2 中的 name 需要有非空限制。如若不然,就會導致 not in 返回的整個結果集為空。
例如,我在 t2 表中加入一條 name 為空的數據。
INSERT INTO `t2` VALUES (1014, NULL, '魏國');
則此時,not in 結果就會返回空。
另外需要明白的是, exists 返回的結果是一個 boolean 值 true 或者 false ,而不是某個結果集。因為它不關心返回的具體數據是什么,只是外層查詢需要拿這個布爾值做判斷。
區別是,用 exists 時,若子查詢查到了數據,則返回真。用 not exists 時,若子查詢沒有查到數據,則返回真。
由于 exists 子查詢不關心具體返回的數據是什么。因此,以上的語句完全可以修改為如下,
-- 子查詢中 name 可以修改為其他任意的字段,如此處改為 1 。 select * from t1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1 from t2 where t1.name=t2.name);
從執行效率來說,1 > column > * 。因此推薦用 select 1。(準確的說應該是常量值)
in, exists 執行流程
1、 對于 in 查詢來說,會先執行子查詢,如上邊的 t2 表,然后把查詢得到的結果和外表 t1 做笛卡爾積,再通過條件進行篩選(這里的條件就是指 name 是否相等),把每個符合條件的數據都加入到結果集中。
sql 如下,
select * from t1 where name in (select name from t2);
偽代碼如下:
for(x in A){ for(y in B){ if(condition is true) {result.add();} } }
這里的 condition 其實就是對比兩張表中的 name 是否相同。
2、對于 exists 來說,是先查詢遍歷外表 t1 ,然后每次遍歷時,再檢查在內表是否符合匹配條件,即檢查是否存在 name 相等的數據。
sql 如下,
select * from t1 where name exists (select 1 from t2);
偽代碼如下:
for(x in A){ if(exists condition is true){result.add();} }
對應于此例,就是從 id 為 1001 開始遍歷 t1 表 ,然后遍歷時檢查 t2 中是否有相等的 name 。
如 id=1001時,張三存在于 t2 表中,則返回 true,把 t1 中張三的這條記錄加入到結果集,繼續下次循環。id=1002 時,李四不在 t2 表中,則返回 false,不做任何操作,繼續下次循環。直到遍歷完整個 t1 表。
是否走索引?
針對網上說的 in 和 exists 不走索引,那么究竟是否如此呢?
我們在 MySQL 5.7.18 中驗證一下。(注意版本號哦)
單表查詢
首先,驗證單表的最簡單的情況。我們就以 t1 表為例,id為主鍵, name 為普通索引。
分別執行以下語句,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 in (1001,1002,1003,1004);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 in (1001,1002,1003,1004,1005);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name in ('張三','李四');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name in ('張三','李四','王五');
為什么我要分別查不同的 id 個數呢?看截圖,
會驚奇的發現,當 id 是四個值時,還走主鍵索引。而當 id 是五個值時,就不走索引了。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再看 name 的情況,
同樣的當值多了之后,就不走索引了。
所以,我猜測這個跟匹配字段的長度有關。按照漢字是三個字節來計算,且程序設計中喜歡用2的n次冪的尿性,這里大概就是以 16 個字節為分界點。
然而,我又以同樣的數據,去我的服務器上查詢(版本號 5.7.22),發現四個id值時,就不走索引了。因此,估算這里的臨界值為 12 個字節。
不管怎樣,這說明了,在 MySQL 中應該對 in 查詢的字節長度是有限制的。(沒有官方確切說法,所以,僅供參考)
多表涉及子查詢
我們主要是去看當前的這個例子中的兩表查詢時, in 和 exists 是否走索引。
一、分別執行以下語句,主鍵索引(id)和普通索引(name),在 in , not in 下是否走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t2); --1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name in (select name from t2); --2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 not in (select id from t2); --3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name not in (select name from t2); --4
結果截圖如下,
1、t1 走索引,t2 走索引。
1
2、t1 不走索引,t2不走索引。(此種情況,實測若把name改為唯一索引,則t1也會走索引)
2
3、t1 不走索引,t2走索引。
3
4、t1不走索引,t2不走索引。
4
我滴天,這結果看起來亂七八糟的,好像走不走索引,完全看心情。
但是,我們發現只有第一種情況,即用主鍵索引字段匹配,且用 in 的情況下,兩張表才都走索引。
這個到底是不是規律呢?有待考察,且往下看。
二、接下來測試,主鍵索引和普通索引在 exists 和 not exists 下的情況。sql如下,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t2 where t1.id=t2.id);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t2 where t1.name=t2.name);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1 from t2 where t1.id=t2.id);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1 from t2 where t1.name=t2.name);
這個結果就非常有規律了,且看,
有沒有發現, t1 表哪種情況都不會走索引,而 t2 表是有索引的情況下就會走索引。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其實,上一小節說到了 exists 的執行流程,就已經說明問題了。
它是以外層表為驅動表,無論如何都會循環遍歷的,所以會全表掃描。而內層表通過走索引,可以快速判斷當前記錄是否匹配。
效率如何?
針對網上說的 exists 一定比 in 的執行效率高,我們做一個測試。
分別在 t1,t2 中插入 100W,200W 條數據。
我這里,用的是自定義函數來循環插入,語句參考如下,(沒有把表名抽離成變量,因為我沒有找到方法,尷尬)
-- 傳入需要插入數據的id開始值和數據量大小,函數返回結果為最終插入的條數,此值正常應該等于數據量大小。 -- id自增,循環往 t1 表添加數據。這里為了方便,id、name取同一個變量,address就為北京。 delimiter // drop function if exists insert_datas1// create function insert_datas1(in_start int(11),in_len int(11)) returns int(11) begin declare cur_len int(11) default 0; declare cur_id int(11); set cur_id = in_start; while cur_len < in_len do insert into t1 values(cur_id,cur_id,'北京'); set cur_len = cur_len + 1; set cur_id = cur_id + 1; end while; return cur_len; end // delimiter ; -- 同樣的,往 t2 表插入數據 delimiter // drop function if exists insert_datas2// create function insert_datas2(in_start int(11),in_len int(11)) returns int(11) begin declare cur_len int(11) default 0; declare cur_id int(11); set cur_id = in_start; while cur_len < in_len do insert into t2 values(cur_id,cur_id,'北京'); set cur_len = cur_len + 1; set cur_id = cur_id + 1; end while; return cur_len; end // delimiter ;
在此之前,先清空表里的數據,然后執行函數,
select insert_datas1(1,1000000);
對 t2 做同樣的處理,不過為了兩張表數據有交叉,就從 70W 開始,然后插入 200W 數據。
select insert_datas2(700000,2000000);
在家里的電腦,實際執行時間,分別為 36s 和 74s。
不知為何,家里的電腦還沒有在 Docker 虛擬機中跑的腳本快。。害,就這樣湊合著用吧。
等我有了新歡錢,就把它換掉,哼哼。
同樣的,把上邊的執行計劃都執行一遍,進行對比。我這里就不貼圖了。
in 和 exists 孰快孰慢
為了方便,主要拿以下這兩個 sql 來對比分析。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t2); select * from t1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t2 where t1.id=t2.id);
執行結果顯示,兩個 sql 分別執行 1.3s 和 3.4s 。
注意此時,t1 表數據量為 100W, t2 表數據量為 200W 。
按照網上對 in 和 exists 區別的通俗說法,
如果查詢的兩個表大小相當,那么用in和exists差別不大;如果兩個表中一個較小一個較大,則子查詢表大的用exists,子查詢表小的用in;
對應于此處就是:
當 t1 為小表, t2 為大表時,應該用 exists ,這樣效率高。
當 t1 為大表,t2 為小表時,應該用 in,這樣效率較高。
而我用實際數據測試,就把第一種說法給推翻了。因為很明顯,t1 是小表,但是 in 比 exists 的執行速度還快。
為了繼續測驗它這個觀點,我把兩個表的內表外表關系調換一下,讓 t2 大表作為外表,來對比查詢,
select * from t2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t1); select * from t2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t1 where t1.id=t2.id);
執行結果顯示,兩個 sql 分別執行 1.8s 和 10.0s 。
是不是很有意思。可以發現,
對于 in 來說,大表小表調換了內外層關系,執行時間并無太大區別。一個是 1.3s,一個是 1.8s。
對于 exists 來說,大小表調換了內外層關系,執行時間天壤之別,一個是 3.4s ,一個是 10.0s,足足慢了兩倍。
一、以查詢優化器維度對比。
為了探究這個結果的原因。我去查看它們分別在查詢優化器中優化后的 sql 。
-- 此為 5.7 寫法,如果是 5.6版本,需要用 explain extended ...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t2); -- 本意為顯示警告信息。但是和 explain 一塊兒使用,就會顯示出優化后的sql。需要注意使用順序。 show warnings;
-- 此為 5.7 寫法,如果是 5.6版本,需要用 explain extended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t2);-- 本意為顯示警告信息。但是和 explain 一塊兒使用,就會顯示出優化后的sql。需要注意使用順序。show warnings;
在結果 Message 里邊就會顯示我們要的語句。
-- message 優化后的sql select `test`.`t1`.`id` AS `id`,`test`.`t1`.`name` AS `name`,`test`.`t1`.`address` AS `address` from `test`.`t2` join `test`.`t1` where (`test`.`t2`.`id` = `test`.`t1`.`id`)
可以發現,這里它把 in 轉換為了 join 來執行。
這里沒有用 on,而用了 where,是因為當只有 join 時,后邊的 on 可以用 where 來代替。即 join on 等價于 join where 。
PS: 這里我們也可以發現,select * 最終會被轉化為具體的字段,知道為什么我們不建議用 select * 了吧。
同樣的,以 t2 大表為外表的查詢情況,也查看優化后的語句。
explain select * from t2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t1); show warnings;
我們會發現,它也會轉化為 join 的。
select `test`.`t2`.`id` AS `id`,`test`.`t2`.`name` AS `name`,`test`.`t2`.`address` AS `address` from `test`.`t1` join `test`.`t2` where (`test`.`t2`.`id` = `test`.`t1`.`id`)
這里不再貼 exists 的轉化 sql ,其實它沒有什么大的變化。
二、以執行計劃維度對比。
我們再以執行計劃維度來對比他們的區別。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t2); explain select * from t2 where id in (select id from t1);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t2 where t1.id=t2.id); explain select * from t2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t1 where t1.id=t2.id);
執行結果分別為,
1
2
3
4
可以發現,對于 in 來說,大表 t2 做外表還是內表,都會走索引的,小表 t1 做內表時也會走索引。看它們的 rows 一列也可以看出來,前兩張圖結果一樣。
對于 exists 來說,當小表 t1 做外表時,t1 全表掃描,rows 近 100W;當 大表 t2 做外表時, t2 全表掃描,rows 近 200W 。這也是為什么 t2 做外表時,執行效率非常低的原因。
因為對于 exists 來說,外表總會執行全表掃描的,當然表數據越少越好了。
最終結論: 外層大表內層小表,用in。外層小表內層大表,in和exists效率差不多(甚至 in 比 exists 還快,而并不是網上說的 exists 比 in 效率高)。
not in 和 not exists 孰快孰慢
此外,實測對比 not in 和 not exists 。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 not in (select id from t2);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1 from t2 where t1.id=t2.id);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name not in (select name from t2); expla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1 from t2 where t1.name=t2.name); explain select * from t2 where id not in (select id from t1); explain select * from t2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1 from t1 where t1.id=t2.id); explain select * from t2 where name not in (select name from t1); explain select * from t2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1 from t1 where t1.name=t2.name);
小表做外表的情況下。對于主鍵來說, not exists 比 not in 快。對于普通索引來說, not in 和 not exists 差不了多少,甚至 not in 會稍快。
大表做外表的情況下,對于主鍵來說, not in 比 not exists 快。對于普通索引來說, not in 和 not exists 差不了多少,甚至 not in 會稍快。
感興趣的同學,可自行嘗試。以上邊的兩個維度(查詢優化器和執行計劃)分別來對比一下。
join 的嵌套循環 (Nested-Loop Join)
為了理解為什么這里的 in 會轉換為 join ,我感覺有必要了解一下 join 的三種嵌套循環連接。
1、簡單嵌套循環連接,Simple Nested-Loop Join ,簡稱 SNLJ
join 即是 inner join ,內連接,它是一個笛卡爾積,即利用雙層循環遍歷兩張表。
我們知道,一般在 sql 中都會以小表作為驅動表。所以,對于 A,B 兩張表,若A的結果集較少,則把它放在外層循環,作為驅動表。自然,B 就在內層循環,作為被驅動表。
簡單嵌套循環,就是最簡單的一種情況,沒有做任何優化。
因此,復雜度也是最高的,O(mn)。偽代碼如下,
for(id1 in A){ for(id2 in B){ if(id1==id2){ result.add(); } } }
2、索引嵌套循環連接,Index Nested-Loop Join ,簡稱 INLJ
看名字也能看出來了,這是通過索引進行匹配的。外層表直接和內層表的索引進行匹配,這樣就不需要遍歷整個內層表了。利用索引,減少了外層表和內層表的匹配次數。
所以,此種情況要求內層表的列要有索引。
偽代碼如下,
for(id1 in A){ if(id1 matched B.id){ result.add(); } }
3、塊索引嵌套連接,Block Nested-Loop Join ,簡稱 BNLJ
塊索引嵌套連接,是通過緩存外層表的數據到 join buffer 中,然后 buffer 中的數據批量和內層表數據進行匹配,從而減少內層循環的次數。
以外層循環100次為例,正常情況下需要在內層循環讀取外層數據100次。如果以每10條數據存入緩存buffer中,并傳遞給內層循環,則內層循環只需要讀取10次(100/10)就可以了。這樣就降低了內層循環的讀取次數。
所以,這里轉化為 join,可以用到索引嵌套循環連接,從而提高了執行效率。
“in, not in , exists , not exists它們有什么區別”的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果想了解更多行業相關的知識可以關注億速云網站,小編將為大家輸出更多高質量的實用文章!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