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怎樣理解IronPython 編譯器,文章內容質量較高,因此小編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對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自 IronPython 正式發布以來,由于對 Python 語言的喜愛所驅使,同時我想藉此去了解一下編程語言的IronPython 編譯器,分析器等程序是什么原理,如何運作的,于是就開始進行IronPython 編譯器的學習了。
但代碼也看了有一段時間了,之前是看一些實現細節,結果越看越糊涂。現在我發現需要改變一下策略了,因為我們了解一個系統總是從對它的使用方法去開始了解,如果直接去了解底層的運作原理,則可能會迷失在代碼海洋里面。所以我也準備采取自頂而下的分析方法,撿軟柿子捏,從簡單的,宏觀的入手。至于具體的實現細節,可以慢慢再深入研究。
直奔主題,我們看到 Compile() 方法,這是負責編譯的主控制方法。這個方法不難理解,我讀了一遍,注釋如下:
/// <summary> /// 編譯 /// </summary> public void Compile() { string fullPath = Path.GetFullPath(outputAssembly); string outDir = Path.GetDirectoryName(fullPath); string fileName = Path.GetFileName(outputAssembly); // Python 編譯器的接受池 PythonCompilerSink sink = new PythonCompilerSink(compilerSink); // 程序集產生器 assemblyGen = new AssemblyGen( Path.GetFileNameWithoutExtension(outputAssembly), outDir, fileName, includeDebugInformation, staticTypes, executable, machine ); // 是否以設定入口點(entry point) bool entryPointSet = false; // 設定默認的主文件(對非 DLL 的輸出文件類型而言) if (mainFile == null && sourceFiles.Count == 1 && targetKind != PEFileKinds.Dll) { mainFile = sourceFiles[0]; } // 對每個源文件依次編譯 foreach (string sourceFile in sourceFiles) { // 是否產生 Main 方法 bool createMainMethod = sourceFile == mainFile; // 每個源代碼文件編譯為一個模塊 CompilePythonModule(sourceFile, sink, createMainMethod); if (sink.Errors > 0) return; if (createMainMethod) { entryPointSet = true; } }
這段代碼中,調用到了 IronPython 編譯器自身的私有方法 CompilePythonModule() 來完成編譯模塊的功能。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方法在做什么:
// 依次將所有資源文件添加到程序集中 if (resourceFiles != null) { foreach (ResourceFile rf in resourceFiles) { assemblyGen.AddResourceFile(rf.Name, rf.File, rf.PublicResource ? ResourceAttributes.Public : ResourceAttributes.Private); } } // 對非 DLL 的目標文件,必須要求有一個入口點 if (targetKind != PEFileKinds.Dll && !entryPointSet) { sink.AddError("", string.Format("Need an entry point for target kind {0}", targetKind), String.Empty, CodeSpan.Empty, -1, Severity.Error); } // 最終產生輸出的程序集 assemblyGen.Dump(); }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inelm/archive/2006/10/09/4612996.aspx
在上述兩個方法中,我們看到,出現了幾個重要的類,它們將是我們下面接著分析的重點線索:
// 編譯模塊 private void CompilePythonModule(string fileName, PythonCompilerSink sink, bool createMain) { // 設定當前要編譯的源文件 assemblyGen.SetPythonSourceFile(fileName); // 創建編譯器環境對象 CompilerContext context = new CompilerContext(fileName, sink); // 創建分析器 Parser p = Parser.FromFile(state, context); // 調用分析器的分析方法,得到一個語句對象(語句應該是利用了組合模式的一個嵌套的概念,這個語句代表整個文件里的一個大語句) Statement body = p.ParseFileInput(); if (sink.Errors > 0) return; // 創建一個全局套件??有可能是指 globals() 這個字典對象。有待分析。。。 // 這里面的 Binder 是干什么的也有待研究。 GlobalSuite gs = Compiler.Ast.Binder.Bind(body, context); string moduleName = GetModuleFromFilename(fileName); // 這里看到了 TypeGen,該類代表一個類型產生器 // tg 指向了一個模塊類型(IronPython 中,每一個模塊產生為一個對應的類。) TypeGen tg = OutputGenerator.GenerateModuleType(moduleName, assemblyGen); // 編譯模塊的 __init__ 方法??(猜測) CodeGen init = CompileModuleInit(context, gs, tg, moduleName);
到這里為止,我們大致上看到了 IronPython 編譯器的工作流程,從一系列源代碼文件,資源文件,以及其他一些配置屬性出發,經過 Parser, 各種 Generator 的運作,最終到達 AssemblyGenerator 的 Dump() 方法,輸出編譯結果程序集。
關于怎樣理解IronPython 編譯器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