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為什么要加final關鍵字,針對這個問題,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相對應的分析和解答,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想解決這個問題的小伙伴找到更簡單易行的方法。
在開發過程中,由于習慣的原因,我們可能對某種編程語言的一些特性習以為常,特別是只用一種語言作為日常開發的情況。但是當你使用超過一種語言進行開發的時候就會發現,雖然都是高級語言,但是它們之間很多特性都是不太相同的。
現象描述
在 Java 8 之前,匿名內部類在使用外部成員的時候,會報錯并提示 “Cannot refer to a non-final variable arg inside an inner class defined in a different method”:
但是在 Java 8 之后,類似場景卻沒有再提示了:
難道是此類變量可以隨便改動了嗎?當然不是,當你試圖修改這些變量的時候,仍然會提示錯誤:
可以看到,當試圖修改基本數據類型的變量時,編譯器的警告變成了 “Varible 'num' is accessed from within inner class, need to be final or effectively final”,很遺憾,仍然不能修改。相比之下,Kotlin 是沒有這個限制的:
原因分析
從表面上當然看不出什么原因,看看編譯器做了什么工作吧!運行 javac 命令后生成了幾個 .class 文件:
不難推斷,這個 TestInnerClass$1.class 就是匿名內部類編譯后的文件,看看它反編譯后是什么內容:
原來,匿名也會被當作普通的類處理,只不過編譯器生成它構造方法的時候,除了將外部類的引用傳遞了過來,還將基本數據類型的變量復制了一份過來,并把引用數據類型的變量引用也傳遞了過來。因此,基本數據類型的變量當然不能修改了,不然就會跟外部的變量產生不一致,這樣的話變量的傳遞也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情景對比
但是為什么對于 Kotlin 來說可以在匿名內部類中直接修改基本數據類型的值呢?查看 Kotlin 編譯后反編譯回來的內容:
可以發現,當需要傳遞基本數據類型的變量時,Kotlin 編譯器會將這些數據進行包裝,從而由值傳遞變為引用傳遞,這樣內部的修改當然就不會影響到外部了。
驗證一下,當變量不進行傳遞時,Kotlin 編譯器是怎么處理的:
關于為什么要加final關鍵字問題的解答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如果你還有很多疑惑沒有解開,可以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了解更多相關知識。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