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本篇內容主要講解“Python函數為什么會默認返回None”,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本文介紹的方法操作簡單快捷,實用性強。下面就讓小編來帶大家學習“Python函數為什么會默認返回None”吧!
在正式開始之前,我們就用之前討論過的 pass語句 和 …對象 作為例子,看看 Python 的函數是怎樣“無中生有”的:
可以看出,我們定義的兩個函數都沒有寫任何的 return 語句,但是在函數調用后,都能取到一個返回值。
它們的執行效果跟直接寫 return 語句相比,是完全相同的:
這 4 個例子屬于兩種類型:一種沒有寫 return,但是都有隱藏的 return 返回值;一種寫了 return,而且實際也有返回值。
也就是說,后者在語義和行為上表現一致,前者雖然在語義上缺失,但是卻有實際的行為和結果;后者的行為是顯性的,前者卻是隱性的。
《Python之禪》中有一句“顯性勝于隱性(Explicit is better than implicit)”,但是,出于簡潔和便利的考慮(Simple is better than complex),實際上 Python 中有很多行為都是隱性的,會把一些在語法層面的事交給解釋器去完成。
上一期的 真值判斷 是隱性的行為,本文前兩個例子也是如此。
使用dis查看字節碼,就可以看到其背后的小動作:
在這個對比圖中,可以看出上述 4 個函數的解釋器指令一模一樣!
不管有沒有寫 return,它們都會執行 return 的邏輯,而且默認的返回值就是 None。
那么,問題來了:Python 的函數為什么能默認返回 None 呢?它是如何實現的呢?
答案就在解釋器中,當 CPython 解釋器執行到函數的最后一個代碼塊時,若發現沒有返回值,它就會主動地加上一個 Py_None 值返回(出自:compile.c):
也就是說,如果定義的函數沒有返回值,Python 解釋器就會(強行地)默認給我們注入一段返回邏輯!
對于解釋器的這種附贈的服務,大家是覺得很貼心,還是嫌棄它多事呢?
這樣的做法似乎沒多少好處,但似乎也沒有壞處。
到此,相信大家對“Python函數為什么會默認返回None”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妨來實際操作一番吧!這里是億速云網站,更多相關內容可以進入相關頻道進行查詢,關注我們,繼續學習!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