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MySQL的 join功能有什么用,相信大部分人都還不怎么了解,因此分享這篇文章給大家參考一下,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大有收獲,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關于MySQL 的 join,大家一定了解過很多它的“軼事趣聞”,比如兩表 join 要小表驅動大表,阿里開發者規范禁止三張表以上的 join 操作,MySQL 的 join 功能弱爆了等等。這些規范或者言論亦真亦假,時對時錯,需要大家自己對 join 有深入的了解后才能清楚地理解。
下面,我們就來全面的了解一下 MySQL 的 join 操作。
在日常數據庫查詢時,我們經常要對多表進行連表操作來一次性獲得多個表合并后的數據,這是就要使用到數據庫的 join 語法。join 是在數據領域中十分常見的將兩個數據集進行合并的操作,如果大家了解的多的話,會發現 MySQL,Oracle,PostgreSQL 和 Spark 都支持該操作。本篇文章的主角是 MySQL,下文沒有特別說明的話,就是以 MySQL 的 join 為主語。而 Oracle ,PostgreSQL 和 Spark 則可以算做將其吊打的大boss,其對 join 的算法優化和實現方式都要優于 MySQL。
MySQL 的 join 有諸多規則,可能稍有不慎,可能一個不好的 join 語句不僅會導致對某一張表的全表查詢,還有可能會影響數據庫的緩存,導致大部分熱點數據都被替換出去,拖累整個數據庫性能。
所以,業界針對 MySQL 的 join 總結了很多規范或者原則,比如說小表驅動大表和禁止三張表以上的 join 操作。下面我們會依次介紹 MySQL join 的算法,和 Oracle 和 Spark 的 join 實現對比,并在其中穿插解答為什么會形成上述的規范或者原則。
對于 join 操作的實現,大概有 Nested Loop Join (循環嵌套連接),Hash Join(散列連接) 和 Sort Merge Join(排序歸并連接) 三種較為常見的算法,它們各有優缺點和適用條件,接下來我們會依次來介紹。
Nested Loop Join 是掃描驅動表,每讀出一條記錄,就根據 join 的關聯字段上的索引去被驅動表中查詢對應數據。它適用于被連接的數據子集較小的場景,它也是 MySQL join 的唯一算法實現,關于它的細節我們接下來會詳細講解。
MySQL 中有兩個 Nested Loop Join 算法的變種,分別是 Index Nested-Loop Join 和 Block Nested-Loop Join。
下面,我們先來初始化一下相關的表結構和數據
CREATE TABLE `t1` ( `id` int(11) NOT NULL, `a` int(11) DEFAULT NULL, `b`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a` (`a`) ) ENGINE=InnoDB; delimiter ;; # 定義存儲過程來初始化t1 create procedure init_data() begin declare i int; set i=1; while(i<=10000)do insert into t1 values(i, i, i); set i=i+1; end while; end;; delimiter ; # 調用存儲過來來初始化t1 call init_data(); # 創建并初始化t2 create table t2 like t1; insert into t2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500)復制代碼
有上述命令可知,這兩個表都有一個主鍵索引 id 和一個索引 a,字段 b 上無索引。存儲過程 init_data 往表 t1 里插入了 10000 行數據,在表 t2 里插入的是 500 行數據。
為了避免 MySQL 優化器會自行選擇表作為驅動表,影響分析 SQL 語句的執行過程,我們直接使用 straight_join 來讓 MySQL 使用固定的連接表順序進行查詢,如下語句中,t1是驅動表,t2是被驅動表。
select * from t2 straight_join t1 on (t2.a=t1.a);復制代碼
使用我們之前文章介紹的 explain 命令查看一下該語句的執行計劃。
從上圖可以看到,t1 表上的 a 字段是由索引的,join 過程中使用了該索引,因此該 SQL 語句的執行流程如下:
這個流程我們就稱之為 Index Nested-Loop Join,簡稱 NLJ,它對應的流程圖如下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第二步中,根據 a 字段去表t1中查詢時,使用了索引,所以每次掃描只會掃描一行(從explain結果得出,根據不同的案例場景而變化)。
假設驅動表的行數是N,被驅動表的行數是 M。因為在這個 join 語句執行過程中,驅動表是走全表掃描,而被驅動表則使用了索引,并且驅動表中的每一行數據都要去被驅動表中進行索引查詢,所以整個 join 過程的近似復雜度是 N2log2M。顯然,N 對掃描行數的影響更大,因此這種情況下應該讓小表來做驅動表。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 join 的關聯字段是 a,并且 t1 表的 a 字段上有索引。
如果沒有索引時,再用上圖的執行流程時,每次到 t1 去匹配的時候,就要做一次全表掃描。這也導致整個過程的時間復雜度編程了 N * M,這是不可接受的。所以,當沒有索引時,MySQL 使用 Block Nested-Loop Join 算法。
Block Nested-Loop Join的算法,簡稱 BNL,它是 MySQL 在被驅動表上無可用索引時使用的 join 算法,其具體流程如下所示:
比如下面這條 SQL
select * from t2 straight_join t1 on (t2.b=t1.b);復制代碼
這條語句的 explain 結果如下所示。可以看出
可以看出,這次 join 過程對 t1 和 t2 都做了一次全表掃描,并且將表 t2 中的 500 條數據全部放入內存 join_buffer 中,并且對于表 t1 中的每一行數據,都要去 join_buffer 中遍歷一遍,都要做 500 次對比,所以一共要進行 500 * 10000 次內存對比操作,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
主要注意的是,第一步中,并不是將表 t2 中的所有數據都放入 join_buffer,而是根據具體的 SQL 語句,而放入不同行的數據和不同的字段。比如下面這條 join 語句則只會將表 t2 中符合 b >= 100 的數據的 b 字段存入 join_buffer。
select t2.b,t1.b from t2 straight_join t1 on (t2.b=t1.b) where t2.b >= 100;復制代碼
join_buffer 并不是無限大的,由 join_buffer_size 控制,默認值為 256K。當要存入的數據過大時,就只有分段存儲了,整個執行過程就變成了:
這個流程體現了該算法名稱中 Block 的由來,分塊去執行 join 操作。因為表 t2 的數據被分成了 5 次存入 join_buffer,導致表 t1 要被全表掃描 5次。
全部存入 | 分5次存入 | |
---|---|---|
內存操作 | 10000 * 500 | 100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掃描行數 | 10000 + 500 | 10000 * 5 + 500 |
如上所示,和表數據可以全部存入 join_buffer 相比,內存判斷的次數沒有變化,都是兩張表行數的乘積,也就是 10000 * 500,但是被驅動表會被多次掃描,每多存入一次,被驅動表就要掃描一遍,影響了最終的執行效率。
基于上述兩種算法,我們可以得出下面的結論,這也是網上大多數對 MySQL join 語句的規范。
被驅動表上有索引,也就是可以使用Index Nested-Loop Join 算法時,可以使用 join 操作。
無論是Index Nested-Loop Join 算法或者 Block Nested-Loop Join 都要使用小表做驅動表。
因為上述兩個 join 算法的時間復雜度至少也和涉及表的行數成一階關系,并且要花費大量的內存空間,所以阿里開發者規范所說的嚴格禁止三張表以上的 join 操作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但是上述這兩個算法只是 join 的算法之一,還有更加高效的 join 算法,比如 Hash Join 和 Sorted Merged join。可惜這兩個算法 MySQL 的主流版本中目前都不提供,而 Oracle ,PostgreSQL 和 Spark 則都支持,這也是網上吐槽 MySQL 弱爆了的原因(MySQL 8.0 版本支持了 Hash join,但是8.0目前還不是主流版本)。
其實阿里開發者規范也是在從 Oracle 遷移到 MySQL 時,因為 MySQL 的 join 操作性能太差而定下的禁止三張表以上的 join 操作規定的 。
Hash Join 是掃描驅動表,利用 join 的關聯字段在內存中建立散列表,然后掃描被驅動表,每讀出一行數據,并從散列表中找到與之對應數據。它是大數據集連接操時的常用方式,適用于驅動表的數據量較小,可以放入內存的場景,它對于沒有索引的大表和并行查詢的場景下能夠提供最好的性能。可惜它只適用于等值連接的場景,比如 on a.id = where b.a_id。
還是上述兩張表 join 的語句,其執行過程如下
可以看出,該算法和 Block Nested-Loop Join 有類似之處,只不過是將無序的 Join Buffer 改為了散列表 hash table,從而讓數據匹配不再需要將 join buffer 中的數據全部遍歷一遍,而是直接通過 hash,以接近 O(1) 的時間復雜度獲得匹配的行,這極大地提高了兩張表的 join 速度。
不過由于 hash 的特性,該算法只能適用于等值連接的場景,其他的連接場景均無法使用該算法。
Sort Merge Join 則是先根據 join 的關聯字段將兩張表排序(如果已經排序好了,比如字段上有索引則不需要再排序),然后在對兩張表進行一次歸并操作。如果兩表已經被排過序,在執行排序合并連接時不需要再排序了,這時Merge Join的性能會優于Hash Join。Merge Join可適于于非等值Join(>,<,>=,<=,但是不包含!=,也即<>)。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連接的字段已經有索引,也就說已經排好序的話,可以直接進行歸并操作,但是如果連接的字段沒有索引的話,則它的執行過程如下圖所示。
Sorted Merge Join 算法的主要時間消耗在于對兩個表的排序操作,所以如果兩個表已經按照連接字段排序過了,該算法甚至比 Hash Join 算法還要快。在一邊情況下,該算法是比 Nested Loop Join 算法要快的。
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上述三種算法的區別和優缺點。
Nested Loop Join | Hash Join | Sorted Merge Join | |
---|---|---|---|
連接條件 | 適用于任何條件 | 只適用于等值連接(=) | 等值或非等值連接(>,<,=,>=,<=),‘<>’除外 |
主要消耗資源 | CPU、磁盤I/O | 內存、臨時空間 | 內存、臨時空間 |
特點 | 當有高選擇性索引或進行限制性搜索時效率比較高,能夠快速返回第一次的搜索結果 | 當缺乏索引或者索引條件模糊時,Hash Join 比 Nested Loop 有效。通常比 Merge Join 快。在數據倉庫環境下,如果表的紀錄數多,效率高 | 當缺乏索引或者索引條件模糊時,Sort Merge Join 比 Nested Loop 有效。當連接字段有索引或者提前排好序時,比 hash join 快,并且支持更多的連接條件 |
缺點 | 無索引或者表記錄多時效率低 | 建立哈希表需要大量內存,第一次的結果返回較慢 | 所有的表都需要排序。它為最優化的吞吐量而設計,并且在結果沒有全部找到前不返回數據 |
需要索引 | 是(沒有索引效率太差) | 否 | 否 |
講完了 Join 相關的算法,我們這里也聊一聊對于 join 操作的業務理解。
在業務不復雜的情況下,大多數join并不是無可替代。比如訂單記錄里一般只有訂單用戶的 user_id,返回信息時需要取得用戶姓名,可能的實現方案有如下幾種:
上述方案都能解決數據聚合的問題,而且基于程序代碼來處理,比數據庫 join 更容易調試和優化,比如取用戶姓名不從數據庫中取,而是先從緩存中查找。
當然, join 操作也不是一無是處,所以技術都有其使用場景,上邊這些方案或者規則都是互聯網開發團隊總結出來的,適用于高并發、輕寫重讀、分布式、業務邏輯簡單的情況,這些場景一般對數據的一致性要求都不高,甚至允許臟讀。
但是,在金融銀行或者財務等企業應用場景,join 操作則是不可或缺的,這些應用一般都是低并發、頻繁復雜數據寫入、CPU密集而非IO密集,主要業務邏輯通過數據庫處理甚至包含大量存儲過程、對一致性與完整性要求很高的系統。
以上是MySQL的 join功能有什么用的所有內容,感謝各位的閱讀!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分享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想學習更多知識,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