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使用Golang如何實現一個單元測試功能?針對這個問題,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相對應的分析和解答,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想解決這個問題的小伙伴找到更簡單易行的方法。
C/C++和Java(以及大多數的主流編程語言)都有自己成熟的單元測試框架,前者如Check,后者如JUnit,但這些編程框架本質上仍是第三方產品,為了執行單元測試,我們不得不從頭開始搭建測試工程,并且需要依賴于第三方工具才能生成單元測試的覆蓋率。
相比之下,Go語言官方則提供了語言級的單元測試支持,即testing包,而且僅通過go工具本身就可以方便地生成覆蓋率數據,也就是說,單元測試是Go語言的自帶屬性,除了好好設計自己的單元測試用例外,開發者不需要操心工程搭建的任何細節。沒錯,Golang就是這么任性。
下面我們以《The Go Programming Language》6.5節的比特容器為例,介紹如何通過testing包和go工具集進行單元測試。
2.1 工程目錄
不是說好的,Go語言單元測試不需要搭建測試工程么?其實,Golang的測試工程只有一句話:對file.go新建file_test.go文件,并在其中編寫測試用例。所以,我們所謂的工程目錄其實就是:
$ go env | grep GOPATH
GOPATH="/home/pirlo/go"
$ tree /home/pirlo/go/src/github.com/pirlo-san/let-us-go
/home/pirlo/go/src/github.com/pirlo-san/let-us-go
├── bitvector
│ ├── bitvector.go
│ └── bitvector_test.go
├── LICENSE
└── README.md
/home/pirlo/go是我的GOPATH,其中的github.com/pirlo-san/let-us-go是一個git工程,bitvector則是這個工程下的一個子模塊,即比特容器模塊,bitvector.go是模塊的實現文件,bitvector_test.go則是用于測試比特容器的文件。
2.2 比特容器的實現
Golang沒有容器類型,多數容器都是通過map[type]bool實現的,但是通過map實現在某些場景下比較浪費內存,比如容器元素都是一些很小的非負整數的場景:0~31,其實,我們只需要一個uint32類型4個字節就可以了,但是如果采用map[uint32]bool實現,則對每個元素都需要一個uint32的key和bool類型的value。在C/C++語言內,可以很容易地通過位域的方式達到節省內存的目的,那么Golang可不可以采用類似的方式實現呢?當然可以嘍。
2.2.1 定義
type IntSet struct { words []uint } const ( wordBitCount = (32 << (^uint(0) >> 63)) )
IntSet是我們定義的比特容器類型,是一個結構體,其中唯一的成員是一個uint類型的切片,想象切片的元素被有序排列成一個“比特”數組,如果容器內存在元素N,則這個數組的第N個元素的值就為1,否則就是0.
wordBitCount用于計算uint類型占用的比特數,這個數字在不同的操作系統或CPU上是不同的。
2.2.2 向容器內添加一個元素
// add x into set s func (s *IntSet) Add(x int) { word, index := wordIndex(x) for word >= len(s.words) { s.words = append(s.words, 0) } s.words[word] |= (1 << index) } func wordIndex(x int) (int, uint) { return x / wordBitCount, uint(x) % wordBitCount }
先獲取這個元素在第幾個“word”,以及在這個word內的第幾個比特,如果words切片長度不夠,則一直添加到可以包含待插入的元素為止,最后將對應元素位置的“比特位”設置為1.
2.2.3 判斷某元素是否在容器內
// check wether x is in set s func (s *IntSet) Has(x int) bool { word, index := wordIndex(x) if word >= len(s.words) { return false } return (s.words[word] & (1 << index)) != 0 }
《The Go Programming Language》內還實現了其它接口,包括String,UnionWith等,完整代碼見文末鏈接。
2.3 單元測試用例
好了,為了測試這個比特容器模塊,我們只需要在package目錄內定義相應的test文件,并編寫用例即可。本例即為bitvector_test.go:
package bitvector import ( "testing" ) func TestAdd(t *testing.T) { var s IntSet s.Add(1) s.Add(2) s.Add(3) s.Add(4) if s.Has(1) == false || s.Has(2) == false || s.Has(3) == false || s.Has(4) == false { t.Error("Failed") } if s.Has(0) == true || s.Has(5) == true || s.Has(100) == true { t.Error("Failed") } }
包聲明:測試文件也歸屬于bitvector包,這樣測試文件就可以隨意訪問這個包已導出和未導出的類型、函數、方法等;你可以定義成不同的包,比如package bitvector_test,這樣,bitvector包對bitvector_test包來說就是一個外部庫,test包只能訪問其中已導出的類型、函數、方法等,這個叫做外部測試;
導入testing包:testing包擁有執行Golang單元測試所需要的一切;
編寫測試函數:所有測試函數都以Test開頭,入參是testing.T類型的指針,在函數內調用被測函數,并對不符合預期的結果調用類似Error、Fatal的函數,其中前者在被調用后會打印出錯信息,并繼續執行后續用例,而后者則在打印信息后立即終止測試,一般僅在測試出現嚴重問題,無法繼續進行后續用例測試時才需要調用類似Fatal的接口。
2.4 執行單元測試
Golang執行單元測試的命令是go test,如果你在待測package所在的目錄,則直接執行go test即可:
$ pwd /home/pirlo/go/src/github.com/pirlo-san/let-us-go/bitvector $ go test PASS ok github.com/pirlo-san/let-us-go/bitvector 0.004s
不帶任何參數的情況下,test僅輸出最終的測試結果,如果要看到測試過程,可以指定-v參數:
$ go test -v === RUN TestAdd --- PASS: TestAdd (0.00s) PASS ok github.com/pirlo-san/let-us-go/bitvector 0.004s
每個用例的執行成功與否,以及執行用時都會顯示出來。
如果不在當前目錄,則需要指定待測模塊路徑:
$ pwd /home/pirlo/go $ go test -v github.com/pirlo-san/let-us-go/bitvector/ === RUN TestAdd --- PASS: TestAdd (0.00s) PASS ok github.com/pirlo-san/let-us-go/bitvector 0.004s
甚至,你還可以執行所有模塊的測試,方式是以三個點替代具體的模塊路徑:
$ go test -v ...
Golang單元測試覆蓋率的生成也簡單到令人發指。兩步:
執行go test時指定-coverprofile參數收集覆蓋率數據;
執行go tool cover生成文本、html等可視化格式的覆蓋率報告。
3.1 收集覆蓋率數據
$ go test -v -coverprofile=cover.out github.com/pirlo-san/let-us-go/bitvector/ === RUN TestAdd --- PASS: TestAdd (0.00s) PASS coverage: 36.0% of statements ok github.com/pirlo-san/let-us-go/bitvector 0.009s $ ll cover.out -rw-rw-r-- 1 pirlo pirlo 1330 Jan 12 23:11 cover.out
3.2 生成html格式的覆蓋率報告
$ go tool cover -html=cover.out -o coverage.html $ ll coverage.html -rw-rw-r-- 1 pirlo pirlo 4504 Jan 12 23:15 coverage.html
生成的覆蓋率報告效果如下:
其中第一行左側的下拉列表列舉了所有文件的覆蓋率百分比,正文則以藍綠色字體標識已覆蓋的代碼行(本例的Add和Has都已經被測試過了),以紅色字體標識未被覆蓋的代碼行(UnionWith還沒有對應的測試用例),灰色字體則是類似類型定義、函數聲明等不需要被跟蹤的代碼行。
Golang的單元測試和覆蓋率報告生成,過程非常簡單迅捷,而且不需要借助任何第三方工具或庫,除了本文所述的基本測試場景外,Golang還支持Benchmark測試、內部函數/方法打樁等,有空再聊。
本文完整代碼在:這里
補充知識:GoLang Test 顯示輸出
默認運行 go test 不會輸出 testing.T.Log() 的內容。
要顯示這些內容,需要加上開關 -v
go test -v -timeout 30s xxx/xxx/package -run ^TestXXXFunction$
在 Visual Studio Code IDE 環境中,可以設置 Workspace Settings。打開 .vscode/settings.json,添加:
"go.testFlags": ["-v"],
這樣,在 IDE 編輯器中,點擊函數上方的 run test,自動運行 go test,會被加上 -v 標志,在 OUTPUT 窗口就可以看到 t.Logf("xxx%s","xxx") 的輸出內容了。
未加設置前:
添加設置后:
關于使用Golang如何實現一個單元測試功能問題的解答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如果你還有很多疑惑沒有解開,可以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了解更多相關知識。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