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Linux TCP/IP協議棧的示例分析,文章內容質量較高,因此小編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對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TCP特點
我們都非常清楚TCP協議設計的初衷,就是保證數據傳輸的快速,有序,無誤。所以特點總結如下:
1、面向連接,可以用五元組來表示一條連接(遠程ip,遠程端口,本地ip,本地端口,傳輸層協議)。
2、數據是全雙工的
3、數據是有序的,也就是接受的數據一定是按照發送時的順序的。
4、流量控制,發送方可以通過接收方滑動窗口大小來動態調整發送數據的大小。
5、擁塞控制,發送方通過ACK的狀態結合擁塞算法綜合計算給出窗口大小。
了解完TCP特點字后,我們就來真正的看看數據發送到底是怎樣的過程?
數據發送
我們首先來看張圖:
上圖展示的是數據流動的在硬件中的過程,下圖展示的是數據在協議棧的過程:
整個過程分為三個大區域:用戶區,內核區,設備。這里所說的設備就是網卡。流程如下:
1、用戶應用程序調用write系統調用
2、確認文件描述符
3、拷貝數據到socket buffer中
4、創建tcp片段,計算checksum
5、添加IP頭,執行ip路由,計算checksum
6、添加以太網協議頭部,執行ARP
7、告訴網卡芯片要發送數據了
8、網卡從內存中獲取數據發送,發送完成中斷告訴CPU
數據接收
直接看硬件數據流圖:
首先網卡把接收到的數據包寫入到它的內存之中。然后對其進行校驗,通過后發送到主機的主存之中。主存中的buffer是驅動分配好的,驅動會把分配好的buffer描述告訴網卡,如果沒有足夠的buffer接受網卡的數據包,網卡會將數據包丟棄。一旦數據包拷貝到主存完成,網卡會通過中斷告知主機OS。
之后驅動會檢查它是否能處理這個新的包。如果能處理,驅動會把數據包包裝成OS認識的結構( linux sk_buffer)并推送到上層。 鏈路層接收到幀后檢查通過的話會按照協議解幀并推送至IP層。
IP層會在解包之后根據包中包含的IP信息決定推送至上層還是轉發到其他IP。如果判斷需要推送至上層,則會解掉IP包頭并推送至TCP層。
TCP在解報之后會根據其四元組找到對應的TCB,之后通過TCP協議處理這個報文。在接收到報文后,會把報文加到接受報文,之后根據TCP的狀態發送一個ACK給對端。
當然上述過程會受到NAT等等Netfilter的作用,這里不談了,也沒深研究過。當然為了性能,大牛們方方面面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大到RDMA、DPDK等大的軟硬件技術,小到zero-copy、checksum offload等;
現代的軟硬件TCP/IP協議棧單鏈接發送速率到1~2GiB/s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經過實測)。如果你想探索更優秀的性能,你可以嘗試RMDA等技術,他們通過繞過內核以減少拷貝等方式優化了性能,當然可能依賴硬件。
關于Linux TCP/IP協議棧的示例分析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