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對Python循環對象的理解是怎么樣的,針對這個問題,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相對應的分析和解答,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想解決這個問題的小伙伴找到更簡單易行的方法。
循環對象的并不是隨著Python的誕生就存在的,但它的發展迅速,特別是Python 3x的時代,循環對象正在成為循環的標準形式。
什么是循環對象
循環對象是這樣一個對象,它包含有一個next()方法(__next__()方法,在python 3x中), 這個方法的目的是進行到下一個結果,而在結束一系列結果之后,舉出StopIteration錯誤。
當一個循環結構(比如for)調用循環對象時,它就會每次循環的時候調用next()方法,直到StopIteration出現,for循環接收到,就知道循環已經結束,停止調用next()。
假設我們有一個test.txt的文件:
1234 abcd efg
我們運行一下python命令行:
>>>f = open('test.txt')
>>>f.next()
>>>f.next()
...
不斷輸入f.next(),直到最后出現StopIteration
open()返回的實際上是一個循環對象,包含有next()方法。而該next()方法每次返回的就是新的一行的內容,到達文件結尾時舉出StopIteration。這樣,我們相當于手工進行了循環。
自動進行的話,就是:
for line in open('test.txt'): print line
在這里,for結構自動調用next()方法,將該方法的返回值賦予給line。循環知道出現StopIteration的時候結束。
相對于序列,用循環對象的好處在于:不用在循環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就生成好要使用的元素。所使用的元素可以在循環過程中逐次生成。這樣,節省了空間,提高了效率,編程更靈活。
迭代器
從技術上來說,循環對象和for循環調用之間還有一個中間層,就是要將循環對象轉換成迭代器(iterator)。這一轉換是通過使用iter()函數實現的。但從邏輯層面上,常常可以忽略這一層,所以循環對象和迭代器常常相互指代對方。
生成器
生成器(generator)的主要目的是構成一個用戶自定義的循環對象。
生成器的編寫方法和函數定義類似,只是在return的地方改為yield。生成器中可以有多個yield。當生成器遇到一個yield時,會暫停運行生成器,返回yield后面的值。當再次調用生成器的時候,會從剛才暫停的地方繼續運行,直到下一個yield。生成器自身又構成一個循環器,每次循環使用一個yield返回的值。
下面是一個生成器:
def gen(): a = 100 yield a a = a*8 yield a yield 1000
該生成器共有三個yield, 如果用作循環器時,會進行三次循環。
for i in gen(): print i
再考慮如下一個生成器:
def gen(): for i in range(4): yield i
它又可以寫成生成器表達式(Generator Expression):
G = (x for x in range(4))
生成器表達式是生成器的一種簡便的編寫方式。讀者可進一步查閱。
表推導
表推導(list comprehension)是快速生成表的方法。它的語法簡單,很有實用價值。
假設我們生成表L:
L = [] for x in range(10): L.append(x**2)
以上產生了表L,但實際上有快捷的寫法,也就是表推導的方式:
L = [x**2 for x in range(10)]
這與生成器表達式類似,只不過用的是中括號。
(表推導的機制實際上是利用循環對象,有興趣可以查閱。)
練習 下面的表推導會生成什么?
xl = [1,3,5] yl = [9,12,13] L = [ x**2 for (x,y) in zip(xl,yl) if y > 10]
關于對Python循環對象的理解是怎么樣的問題的解答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如果你還有很多疑惑沒有解開,可以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了解更多相關知識。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