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出身有好多種,有銷售出身,有CFO財務,還有CTO出身。最有未來的是CTO出身的CEO“,大家剛風塵仆仆,從天南海北提前一天來到湖畔大學1號樓,還未深入討論辯題,CEO和CTO集一身的鄭小華,鄭總就拋出這個頗有爭議性的話題。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出身的CEO自然對這種觀點各執一詞。來自超級辯手團隊的肖揚的一兩句話,便平息了這場有硝煙味的爭議,“
觀點是通過證據來支撐的,多陳述證據,少表達觀點”。
“創業公司要不要超配CTO?”記得這個辯論的論題剛剛在群聊中拋出的時候,我就提出了質疑,為什么辯題是“創業公司要不要超配CTO”,而不是創業1號位要不要懂技術?因為辯論CTO是不是超配的問題本身,潛意識就認為技術很重要了,會弱化1號位要不要懂技術這個主題,帶有傾向性,不那么中立了。
得到的回答還是頗有深度的:議題是跟螞蟻金服的團隊商討的,判斷“超配”在辯論上能延伸的深度,可能會大過“一號位懂技術”。并且辯論各方會有30分鐘的陳述時間,我們判斷“一號位”更有可能會發生內容重復的問題。
12位CEO,每組四人,共分為三組,辯論正反各一組,吐槽一組。湖畔一期學員駐云科技創始人蔣爍淼,蔣總帶隊辯論的反方,湖畔四期學員恒生電子CEO劉曙峰,劉總帶隊辯論的正方。
我本來就對“吐槽”有想法的,記得《奇葩說》第五季流傳這么一句話“
在吐槽和辯論之間,隔了100個李誕”,聽了給人的感覺,“辯論”高大上,“吐槽”似乎有些Low,并且辯論正反方,還是湖畔大學學員大咖直接帶隊,一下子就有些心理落差了。
無論當時是否開心和情愿,我和自謙不懂技術的醫學博士楊怡、加拿大歸國華僑大數據分析專家趙強,還有90后創業者任兆生一起成為吐槽組隊員。沒有想到的是,給我們吐槽組做導師的大雄老師,居然是做物聯網出身的,這給我些許安慰,想必不用我開口,物聯網很多有意思的槽點,了然就在大雄老師心中了。
晚飯后的集訓,我是第一個被大雄老師輔導,想梗,想槽點的。也許是做技術太久了,腦子里缺少了必要的靈氣,太囿于我實際所經歷的各種事了,一時竟難以跳出我給自己劃定的圈。“
藝術來源于現實,又高于現實”,講自己經歷的事,一定要考慮受眾群,太過于技術和行業的事,其實大部分聽眾不容易理解,特別是作為吐槽,如果沒有引起聽眾共情,是難達到預期效果的。大雄老師的這些話,似乎有些點醒了我。雖然當晚沒有理出具體的思路,但是大雄老師也肯定了我的一些想法,希望我按自己的意思,先寫一個初稿。
經過一夜的醞釀,第二天一早便順利寫出了初稿,交上稿件才知道,史炎老師率領吐槽團隊連續工作到凌晨3點,才把其他三人的吐槽稿整理完畢,
非常敬業。本以為我寫的稿件不需要太多的修改就可以定稿了,后來才知道我的想法有些太天真了。一是梗不夠多,也不夠好,并且文氣太重,不接地氣,此外字數也不夠,五分鐘的吐槽,正常語速要1000字左右,我的語速偏快,1200個字左右才差不多。經過整整兩個小時的調整和潤色,史炎和大雄老師才把我的吐槽稿打磨完畢。
畢竟是第一次“吐槽”,內心還是有些忐忑的,大雄老師安慰說,還是比較喜歡我這類嘉賓的,過程中細摳每一個字,這意味著,打算按稿去說了,只要按稿去說,就會有比較好的效果,不會出什么大問題。
請大家相信每個優秀的內容一定是來自千百遍的打磨。
在史炎老師吐槽山東口音的笑聲中,我上場了,“我們做物聯網的開展客戶非常難,很多客戶都不知道你是干什么的,所以我們特別希望企業都能超配CTO,至少有人可以多懂我們一點,因為物聯網是投資未來的事,但客戶只能看到眼前的。我們希望客戶能吃著碗里的,也看著鍋里的,
這個鍋你們自己不愿意背,我們幫你背“,”項目洽談的時候,客戶總問我,技術夠不夠新,技術夠不夠成熟,在多少現場實施過。這就像姑娘找男朋友的時候,過來就問你戀愛技巧夠不夠高,在多少前女友身上驗證過,最后呢,還希望你是個小鮮肉”。類似的段子和槽點,都是吐槽組的老師精心設計的,聽眾大笑之余,就會明白,物聯網+AI雖然是未來,但是具體的落地業務開展還是蠻難的,當經過更深層次思考后,就會明白傳統行業更需要CTO類似的角色來迎接未來。
吐槽環節之后,接下來是4對4辯論賽,正方和反方開始圍繞“創業公司要不要超配CTO”這個問題進行辯論。雖然雙方你來我往,唇槍齒劍,很是精彩,不過聽著聽著,心下卻暗自慶幸,幸好分配到吐槽組。畢竟隨機應變,根據對方辯友的觀點,重新組織語言找論據打辯論,遠不如吐槽自成一體,不僅可從容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也可讓聽眾更深入地了解你。
辯論之后,接下來上場的是蔣爍淼和恒生電子的劉曙峰兩位CEO。身為技術出身的蔣總,一上場就告誡我們警惕僅用技術視角去看待業務,要用客戶視角,做真正對客戶有價值的事,解決客戶實際運營中遇到的問題和痛點。而銷售出身的劉總則恰恰相反,一直在講技術,講5G,講區塊鏈等等最前沿的技術對金融業的沖擊和影響,提醒大家務必要“
逆勢思考,順勢行動”。
所以兩位大咖演講過后,還是湖畔黑衣人總結的到位:你看,號稱技術出身的人,不談技術,而大談運營,客戶視角,從管理和業務的角度談未來公司的發展。而自謙非技術出身的人,卻大談AI,5G,區塊鏈等新技術對業務的促進,也許缺什么就想補什么吧。
確實,從現場反饋來看,一般CTO出身的CEO,都不太贊同超配CTO,相反非技術出身的CEO,反而更傾向于超配。也許世界就是這樣,CEO技術,非技術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CEO和CTO等核心崗位,對企業發展的愿景,使命,價值觀,二者要保持高度一致,只有技術和企業發展方向深度融合,企業才會有真正的生命力,才會有更光明的未來。
最后讓我們感到驚艷的是神秘嘉賓,浙商總會秘書長、湖畔大學顧問鄭宇民先生的點評:
“我們這里討論要不要超配CTO,在中國做技術的為什么長期以來感覺沒有地位。其實這和國家發展的歷程相關。中國四十年的改革開放靠什么改起來的?靠地球資源起來的、靠城鎮化起來的、靠市場的廣義覆蓋起來的、靠投機起來的、靠泡沫起來的,技術哪里會有地位呢?
不過目前中國發展方式改變了,人家也在教育我們,特朗普是我們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要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存在,野蠻到優雅、野心到匠心、地球資源到技術資源。
今天的話題非常好,他觸及到一個世界變革、中國轉型、企業家換軌的一個特殊時期。”
格局,視野,眼光,站得高,才能看的遠。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這么多年,已然來到的一個拐點上,過去粗獷式的發展,必然要回歸到精細化發展的軌道上來。就如Web2.0之父蒂姆·奧萊利(Tim O'Reilly)在《未來地圖:技術、商業和我們的選擇》一書中就說:“技術是影響未來世界走向的四個主要顛覆性力量之一。”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為了未來長久的發展,每個公司都應該以超配的心態去配置CTO,去重用CTO。
“關于吐槽+辯論的形式討論真實的商業問題,是我們正在打磨的一種方式,所以會后我們會立刻做復盤;參賽的各位選手,我們特別希望邀請大家能一起參加,聽聽大家過程中的體驗感受,給我們一些改進的建議”,這是大會主辦方湖畔大學的工作人員星辰的一番話。
以前參加過很多次活動,會后需要復盤的,這是第一次。“
要相信專業的力量”,無論是我們作為吐槽或辯論中的一員聆聽吐槽和辯論老師的指導,還是每次參與湖畔大學以培養有情懷的企業家為宗旨的活動,我們內心深處總是涌動這樣的感觸。所以在復盤發言中,每個人都比較激動,無一不表達了對這種形式的喜歡。
其實無論是吐槽,還是辯論,又或是專家點評,這只是一種形式,一種可以讓我們進入
深入思考的形式。思考當今這個時代,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我們在這樣的時代,能做什么?怎么去做?才能不辜負這個時代--這值得我們每一個創業者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