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1.3.1 采用重傳的方法進行。
1.4.1 確保中間傳輸設備的穩定及收發雙方傳輸速率的匹配。
用來識別一個以太網上的某個單獨的設備或一組設備。
因MAC地址是由48位二進制數組成,所以通常分為六段。其中前24位是生產廠商想IEEE申請的廠商編號,后24位是網絡接口卡序列號。MAC地址的第八位為0時,表示該MAC地址為單播地址,為1時,表示該MAC地址為組播地址。
以太網有多種幀格式,這里介紹最為常用的Ethernet II的幀格式,該幀共包含六個域。
前導碼包含八字結,包含一層幀起始定界符。在以太網中,前導碼被認為是物理層封裝的一部分,而不是數據鏈路層的封裝。
目的地址包含六字節,標識了幀的目的站點MAC地址。目的地址可以是單播地址(單個目的地),組播地址(組目的地)或廣播地址。
源地址包含六字節,源地址標識了發送幀站點的MAC地址。源地址一定是單播地址。(第八位是0)
類型域包含兩字節,用來表示上層協議的類型,如0800H表示IP協議。
數據域包含46-1500字節。數據域封裝了通過以太網傳輸的高層協議信息。 <u>類型域和數據域可以理解為數據包</u>
幀校驗序列包含四字節,是從目的地址到數據域結束這一部分的校驗。
A主機想要將數據幀發送給B主機。
因交換機處于初始狀態,所以交換機中不存在MAC地址表,此時,A主機想發送數據幀給B主機,必然經過1號接口進入交換機,此時,交換機便會將A主機的源地址和收到該數據幀的接口編號(1號接口)對應起來,添加到交換機的MAC地址表中。
交換機知道A主機要將信息發送給B主機,但交換機目前只知道A主機的MAC地址,所以交換機在MAC地址表中找不到B主機的MAC地址,所以,交換機采用廣播的方式,除了1號接口之外的所有接口都將轉發這個數據幀,于是,B主機和C主機都會收到這個數據幀。
B主機和C主機都接收到數據幀后,C主機查看數據幀,發現和自己沒關系,所以不做回應。B主機發現對方的數據幀正式發給自己的,所以B主機會響應這個廣播,并回應一個數據幀(B主機的源地址22...目標地址11...),此時,數據幀通過2號接口經過交換機,交換機便會將這個數據幀的源地址和接口編號(2接口)對應起來,添加到MAC地址表中。
此時,A主機和B主機的通信便不需要借助廣播了,因為交換機MAC地址表中已經記錄了它們的條目。所以現在A主機和B主機通信,交換機會直接將數據通過對應接口發送給對方。
交換機啟動完按下Enter鍵,首先進入的就是用戶模式。該模式下,用戶受到極大的限制,只能查看一些統計信息。
用戶模式下輸入enable(可以簡寫為“en”)命令就可以進入特權模式,該模式可以查看并修改Cisco設備的配置。
特權模式下輸入config terminal(可簡寫為“conf t”)命令就可以進入全局配置模式,用戶在該模式下可修改交換機的全局配置。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輸入interface fastetherent 0/1(可簡寫為“int f0/1”)命令就可以進入接口模式。與全局模式不同,用戶在該模式下所做的配置都是針對f0/1這個接口所設定的。
特權模式輸入命令:show mac-address-table[dynamic],"dynamic"是可選參數,可以使交換機只顯示交換機動態學習到的MAC地址。
命令行如下:Switch(config-if)#speed[10/100/1000/auto]
speed:配置接口速率的關鍵字
10/100/1000:為借口配置具體速率值。<u>我們現在一般設置為100</u>
auto:接口與對端自動協商通信速率。
命令行如下:switch(config-if)#duplex[full /half /auto]
duplex:配置雙工模式的關鍵字
full:將接口的雙工模式指定為全雙工
half:將接口的雙工模式指定為半雙工
auto:將接口的雙工模式指定為自動協商
兩臺交換機的雙工模式一般為全雙工。duplex full
命令:show interface f1/0,在特權模式下就可以。
從顯示結果中可以看出,鏈路建立后,雙工模式協商為全雙工,速率模式協商為100M/S通信速率。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