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本篇文章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怎么在Python中使用遞歸函數,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學習,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獲,話不多說,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遞歸
是指函數/過程/子程序在運行過程序中直接或間接調用自身而產生的重入現象。在計算機編程里,遞歸指的是一個過程:函數不斷引用自身,直到引用的對象已知。使用遞歸解決問題,思路清晰,代碼少。但是在主流高級語言中(如C語言、Pascal語言等)使用遞歸算法要耗用更多的棧空間,所以在堆棧尺寸受限制時(如嵌入式系統或者內核態編程),應避免采用。所有的遞歸算法都可以改寫成與之等價的非遞歸算法。
(來源于百度,看不懂正常,術語就是不說人話)
下面是筆者的個人理解:遞歸就是在函數內部調用自己的函數被稱之為遞歸。
看不懂?形象的舉幾個例子!
一個洋蔥是一個帶著一層洋蔥皮的洋蔥。
遞歸就是包子餡的包子,它的極限是饅頭。
真的形象!有點扯遠了...言歸正傳,下面我們通過遞歸來理解遞歸!
二、實例
#直接調用自己: def func(): print('from func') func() func()
#間接調用自己 def foo(): print('from foo') bar() def bar(): print('from bar') foo() foo()
#遞歸的實現: def age(n): if n == 1: return 18 return age(n-1)+2 print(age(5)) # age(5)=age(4)+2 第一次進入 # age(4)=age(3)+2 第二次進入 # age(3)=age(2)+2 第三次進入 # age(2)=age(1)+2 第四次進入 # age(1)=18 第五次進入,最后判斷終止條件 # age(n)=age(n-1)+2 #n>1 遞歸終止條件 # age(1)=18 #n=1 等于終止條件
三、遞歸的回溯與遞推
遞推:像上邊遞歸實現所拆解,遞歸每一次都是基于上一次進行下一次的執行,這叫遞推
回溯:則是在遇到終止條件,則從最后往回返一級一級的把值返回來,這叫回溯
# 實例 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16,[17,]],19]]]]]]] def search(l): for item in l: if type(item) is list: search(item) else: print(item) search(l)
三、實例代碼
階乘
def fact(n): if n==1: return 1 return n * fact(n -1)
上面就是一個實現階層的遞歸函數,我們來試一試。
>>> fact(1) 1 >>> fact(5) 120 >>>fact(100) 93326215443944152681699238856266700490715968264381621468592963895217599993229915608941463976156518286253697920827223758251185210916864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可能有點懵吧,來看一看計算過程吧:
===> fact(5)
===> 5 * fact(4)
===> 5 * (4 * fact(3))
===> 5 * (4 * (3 * fact(2)))
===> 5 * (4 * (3 * (2 * fact(1))))
===> 5 * (4 * (3 * (2 * 1)))
===> 5 * (4 * (3 * 2))
===> 5 * (4 * 6)
===> 5 * 24
===> 120
斐波那契數列
def fib(n): if n <2: return n else: return fib(n -1) + fib(n -2)
這個不難,還是去看下一個例子吧!
漢諾塔
def hanoti(n,x1,x2,x3): if(n == 1): print('move:',x1,'-->',x3) return hanoti(n-1,x1,x3,x2) print('move:',x1,'-->',x3) hanoti(n-1,x2,x1,x3)
以上就是怎么在Python中使用遞歸函數,小編相信有部分知識點可能是我們日常工作會見到或用到的。希望你能通過這篇文章學到更多知識。更多詳情敬請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