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怎么在python中使用collections模塊?相信很多沒有經驗的人對此束手無策,為此本文總結了問題出現的原因和解決方法,通過這篇文章希望你能解決這個問題。
什么是模塊?
常見的場景:一個模塊就是一個包含了python定義和聲明的文件,文件名就是模塊名字加上.py的后綴。
但其實import加載的模塊分為四個通用類別:
1 使用python編寫的代碼(.py文件)
2 已被編譯為共享庫或DLL的C或C++擴展
3 包好一組模塊的包
4 使用C編寫并鏈接到python解釋器的內置模塊
為何要使用模塊?
如果你退出python解釋器然后重新進入,那么你之前定義的函數或者變量都將丟失,因此我們通常將程序寫到文件中以便永久保存下來,需要時就通過python test.py方式去執行,此時test.py被稱為腳本script。
隨著程序的發展,功能越來越多,為了方便管理,我們通常將程序分成一個個的文件,這樣做程序的結構更清晰,方便管理。這時我們不僅僅可以把這些文件當做腳本去執行,還可以把他們當做模塊來導入到其他的模塊中,實現了功能的重復利用,
常用模塊
1. collections模塊
在內置數據類型(dict、list、set、tuple)的基礎上,collections模塊還提供了幾個額外的數據類型:Counter、deque、defaultdict、namedtuple和OrderedDict等。
1.namedtuple: 生成可以使用名字來訪問元素內容的tuple
2.deque: 雙端隊列,可以快速的從另外一側追加和推出對象
3.Counter: 計數器,主要用來計數
4.OrderedDict: 有序字典
5.defaultdict: 帶有默認值的字典
我們知道tuple可以表示不變集合,例如,一個點的二維坐標就可以表示成:
p = (1, 2)
但是,看到(1, 2),很難看出這個tuple是用來表示一個坐標的。
這時,namedtuple就派上了用場:
用法:namedtuple('名稱', [屬性list]):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 Point = namedtuple('Point', ['x', 'y']) >>> p = Point(1, 2) >>> p.x 1 >>> p.y 2
類似的,如果要用坐標和半徑表示一個圓,也可以用namedtuple定義: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Cirle = namedtuple("Cirle",['x','y','z']) c = Cirle(4,5,6) print(c.x,c.y,c.z) OutPut: 4 5 6
2. deque
使用list存儲數據時,按索引訪問元素很快,但是插入和刪除元素就很慢了,因為list是線性存儲,數據量大的時候,插入和刪除效率很低。
deque是為了高效實現插入和刪除操作的雙向列表,適合用于隊列和棧: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 q = deque(['a', 'b', 'c']) >>> q.append('x') >>> q.appendleft('y') >>> q deque(['y', 'a', 'b', 'c', 'x'])
deque除了實現list的append()和pop()外,還支持appendleft()和popleft(),這樣就可以非常高效地往頭部添加或刪除元素。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que dq = deque([1,2]) dq.append('a') # 從后面放數據 [1,2,'a'] dq.appendleft('b') # 從前面放數據 ['b',1,2,'a'] dq.insert(2,3) #['b',1,3,2,'a'] print(dq.pop()) # 從后面取數據 print(dq.pop()) # 從后面取數據 print(dq.popleft()) # 從前面取數據 print(dq) Output: a 2 b deque([1, 3])
3. OrderedDict
使用dict時,Key是無序的。在對dict做迭代時,我們無法確定Key的順序。
如果要保持Key的順序,可以用OrderedDict: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OrderedDict >>> d = dict([('a', 1), ('b', 2), ('c', 3)]) >>> d # dict的Key是無序的 {'a': 1, 'c': 3, 'b': 2} >>> od = OrderedDict([('a', 1), ('b', 2), ('c', 3)]) >>> od # OrderedDict的Key是有序的 OrderedDict([('a', 1), ('b', 2), ('c', 3)]) #有序字典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OrderedDict od = OrderedDict([('a', 1), ('b', 2), ('c', 3)]) print(od) # OrderedDict的Key是有序的 print(od['a']) for k in od: print(k) OutPut: OrderedDict([('a', 1), ('b', 2), ('c', 3)]) 1 a b c
注意,OrderedDict的Key會按照插入的順序排列,不是Key本身排序
4. defaultdict
使用dict時,如果引用的Key不存在,就會拋出KeyError。如果希望key不存在時,返回一個默認值,就可以用defaultdict: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 dd = defaultdict(lambda: 'N/A') >>> dd['key1'] = 'abc' >>> dd['key1'] # key1存在 'abc' >>> dd['key2'] # key2不存在,返回默認值 'N/A'
5. Counter
Counter類的目的是用來跟蹤值出現的次數。它是一個無序的容器類型,以字典的鍵值對形式存儲,其中元素作為key,其計數作為value。計數值可以是任意的Interger(包括0和負數)。Counter類和其他語言的bags或multisets很相似。
c = Counter('abcdeabcdabcaba') print c 輸出:Counter({'a': 5, 'b': 4, 'c': 3, 'd': 2, 'e': 1})
創建
下面的代碼說明了Counter類創建的四種方法:
Counter類的創建 :
>>> c = Counter() # 創建一個空的Counter類 >>> c = Counter('gallahad') # 從一個可iterable對象(list、tuple、dict、字符串等)創建 >>> c = Counter({'a': 4, 'b': 2}) # 從一個字典對象創建 >>> c = Counter(a=4, b=2) # 從一組鍵值對創建
計數值的訪問與缺失的鍵
當所訪問的鍵不存在時,返回0,而不是KeyError;否則返回它的計數。
計數值的訪問
>>> c = Counter("abcdefgab") >>> c["a"] 2 >>> c["c"] 1 >>> c["h"] 0
計數器的更新(update和subtract)
可以使用一個iterable對象或者另一個Counter對象來更新鍵值。
計數器的更新包括增加和減少兩種。其中,增加使用update()方法:
計數器的更新(update)
>>> c = Counter('which') >>> c.update('witch') # 使用另一個iterable對象更新 >>> c['h'] 3 >>> d = Counter('watch') >>> c.update(d) # 使用另一個Counter對象更新 >>> c['h'] 4
減少則使用subtract()方法:
計數器的更新(subtract)
>>> c = Counter('which') >>> c.subtract('witch') # 使用另一個iterable對象更新 >>> c['h'] 1 >>> d = Counter('watch') >>> c.subtract(d) # 使用另一個Counter對象更新 >>> c['a'] -1
鍵的修改和刪除
當計數值為0時,并不意味著元素被刪除,刪除元素應當使用del。
>>> c = Counter("abcdcba") >>> c Counter({'a': 2, 'c': 2, 'b': 2, 'd': 1}) >>> c["b"] = 0 >>> c Counter({'a': 2, 'c': 2, 'd': 1, 'b': 0}) >>> del c["a"] >>> c Counter({'c': 2, 'b': 2, 'd': 1})
elements()
返回一個迭代器。元素被重復了多少次,在該迭代器中就包含多少個該元素。元素排列無確定順序,個數小于1的元素不被包含。
elements()方法
>>> c = Counter(a=4, b=2, c=0, d=-2) >>> list(c.elements()) ['a', 'a', 'a', 'a', 'b', 'b']
most_common([n])
返回一個TopN列表。如果n沒有被指定,則返回所有元素。當多個元素計數值相同時,排列是無確定順序的。
most_common()方法
>>> c = Counter('abracadabra') >>> c.most_common() [('a', 5), ('r', 2), ('b', 2), ('c', 1), ('d', 1)] >>> c.most_common(3) [('a', 5), ('r', 2), ('b', 2)]
淺拷貝copy
>>> c = Counter("abcdcba") >>> c Counter({'a': 2, 'c': 2, 'b': 2, 'd': 1}) >>> d = c.copy() >>> d Counter({'a': 2, 'c': 2, 'b': 2, 'd': 1})
算術和集合操作
+、-、&、|操作也可以用于Counter。其中&和|操作分別返回兩個Counter對象各元素的最小值和最大值。需要注意的是,得到的Counter對象將刪除小于1的元素。
Counter對象的算術和集合操作
>>> c = Counter(a=3, b=1) >>> d = Counter(a=1, b=2) >>> c + d # c[x] + d[x] Counter({'a': 4, 'b': 3}) >>> c - d # subtract(只保留正數計數的元素) Counter({'a': 2}) >>> c & d # 交集: min(c[x], d[x]) Counter({'a': 1, 'b': 1}) >>> c | d # 并集: max(c[x], d[x]) Counter({'a': 3, 'b': 2})
其他常用操作
下面是一些Counter類的常用操作,來源于Python官方文檔
Counter類常用操作
sum(c.values()) # 所有計數的總數 c.clear() # 重置Counter對象,注意不是刪除 list(c) # 將c中的鍵轉為列表 set(c) # 將c中的鍵轉為set dict(c) # 將c中的鍵值對轉為字典 c.items() # 轉為(elem, cnt)格式的列表 Counter(dict(list_of_pairs)) # 從(elem, cnt)格式的列表轉換為Counter類對象 c.most_common()[:-n:-1] # 取出計數最少的n個元素 c += Counter() # 移除0和負值
看完上述內容,你們掌握怎么在python中使用collections模塊的方法了嗎?如果還想學到更多技能或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感謝各位的閱讀!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