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主要講解了Vue3的響應式和以前的區別,內容清晰明了,對此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學習一下,相信大家閱讀完之后會有幫助。
前言
大家都知道,Vue2 里的響應式其實有點像是一個半完全體,對于對象上新增的屬性無能為力,對于數組則需要攔截它的原型方法來實現響應式。
舉個例子:
let vm = new Vue({ data() { return { a: 1 } } }) // ❌ oops,沒反應! vm.b = 2
let vm = new Vue({ data() { return { a: 1 } }, watch: { b() { console.log('change !!') } } }) // ❌ oops,沒反應! vm.b = 2
這種時候,Vue 提供了一個 api:this.$set,來使得新增的屬性也擁有響應式的效果。
但是對于很多新手來說,很多時候需要小心翼翼的去判斷到底什么情況下需要用 $set,什么時候可以直接觸發響應式。
總之,在 Vue3 中,這些都將成為過去。本篇文章會帶你仔細講解,proxy 到底會給 Vue3 帶來怎么樣的便利。并且會從源碼級別,告訴你這些都是如何實現的。
響應式倉庫
Vue3 不同于 Vue2 也體現在源碼結構上,Vue3 把耦合性比較低的包分散在 packages 目錄下單獨發布成 npm 包。 這也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種大型項目管理方式 Monorepo。
其中負責響應式部分的倉庫就是 @vue/rectivity,它不涉及 Vue 的其他的任何部分,是非常非常 「正交」 的一種實現方式。
甚至可以輕松的集成進 React。
這也使得本篇的分析可以更加聚焦的分析這一個倉庫,排除其他無關部分。
區別
Proxy 和 Object.defineProperty 的使用方法看似很相似,其實 Proxy 是在 「更高維度」 上去攔截屬性的修改的,怎么理解呢?
Vue2 中,對于給定的 data,如 { count: 1 },是需要根據具體的 key 也就是 count,去對「修改 data.count 」 和 「讀取 data.count」進行攔截,也就是
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count', { get() {}, set() {}, })
必須預先知道要攔截的 key 是什么,這也就是為什么 Vue2 里對于對象上的新增屬性無能為力。
而 Vue3 所使用的 Proxy,則是這樣攔截的:
new Proxy(data, { get(key) { }, set(key, value) { }, })
可以看到,根本不需要關心具體的 key,它去攔截的是 「修改 data 上的任意 key」 和 「讀取 data 上的任意 key」。
所以,不管是已有的 key 還是新增的 key,都逃不過它的魔爪。
但是 Proxy 更加強大的地方還在于 Proxy 除了 get 和 set,還可以攔截更多的操作符。
簡單的例子🌰
先寫一個 Vue3 響應式的最小案例,本文的相關案例都只會用 reactive 和 effect 這兩個 api。如果你了解過 React 中的 useEffect,相信你會對這個概念秒懂,Vue3 的 effect 不過就是去掉了手動聲明依賴的「進化版」的 useEffect。
React 中手動聲明 [data.count] 這個依賴的步驟被 Vue3 內部直接做掉了,在 effect 函數內部讀取到 data.count 的時候,它就已經被收集作為依賴了。
Vue3:
// 響應式數據 const data = reactive({ count: 1 }) // 觀測變化 effect(() => console.log('count changed', data.count)) // 觸發 console.log('count changed', data.count) 重新執行 data.count = 2
React:
// 數據 const [data, setData] = useState({ count: 1 }) // 觀測變化 需要手動聲明依賴 useEffect(() => { console.log('count changed', data.count) }, [data.count]) // 觸發 console.log('count changed', data.count) 重新執行 setData({ count: 2 })
其實看到這個案例,聰明的你也可以把 effect 中的回調函數聯想到視圖的重新渲染、 watch 的回調函數等等…… 它們是同樣基于這套響應式機制的。
而本文的核心目的,就是探究這個基于 Proxy 的 reactive api,到底能強大到什么程度,能監聽到用戶對于什么程度的修改。
先講講原理
先最小化的講解一下響應式的原理,其實就是在 Proxy 第二個參數 handler 也就是陷阱操作符中,攔截各種取值、賦值操作,依托 track 和 trigger 兩個函數進行依賴收集和派發更新。
track
function track(target: object, type: TrackOpTypes, key: unknown) { const depsMap = targetMap.get(target); // 收集依賴時 通過 key 建立一個 set let dep = new Set() targetMap.set(ITERATE_KEY, dep) // 這個 effect 可以先理解為更新函數 存放在 dep 里 dep.add(effect) }
target 是原對象。
type 是本次收集的類型,也就是收集依賴的時候用來標識是什么類型的操作,比如上文依賴中的類型就是 get,這個后續會詳細講解。
key 是指本次訪問的是數據中的哪個 key,比如上文例子中收集依賴的 key 就是 count
首先全局會存在一個 targetMap,它用來建立 數據 -> 依賴 的映射,它是一個 WeakMap 數據結構。
而 targetMap 通過數據 target,可以獲取到 depsMap,它用來存放這個數據對應的所有響應式依賴。
depsMap 的每一項則是一個 Set 數據結構,而這個 Set 就存放著對應 key 的更新函數。
是不是有點繞?我們用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舉例吧。
const target = { count: 1} const data = reactive(target) const effection = effect(() => { console.log(data.count) })
對于這個例子的依賴關系,
全局的 targetMap 是:
targetMap: { { count: 1 }: dep }
dep 則是
dep: { count: Set { effection } }
這樣一層層的下去,就可以通過 target 找到 count 對應的更新函數 effection 了。
trigger
這里是最小化的實現,僅僅為了便于理解原理,實際上要復雜很多,
其實 type 的作用很關鍵,先記住,后面會詳細講。
export function trigger( target: object, type: TriggerOpTypes, key?: unknown, ) { // 簡化來說 就是通過 key 找到所有更新函數 依次執行 const dep = targetMap.get(target) dep.get(key).forEach(effect => effect()) }
新增屬性
這個上文已經講了,由于 Proxy 完全不關心具體的 key,所以沒問題。
// 響應式數據 const data = reactive({ count: 1 }) // 觀測變化 effect(() => console.log('newCount changed', data.newCount)) // ✅ 觸發響應 data.newCount = 2
數組新增索引:
// 響應式數據 const data = reactive([]) // 觀測變化 effect(() => console.log('data[1] changed', data[1])) // ✅ 觸發響應 data[1] = 5
數組調用原生方法:
const data = reactive([]) effect(() => console.log('c', data[1])) // 沒反應 data.push(1) // ✅ 觸發響應 因為修改了下標為 1 的值 data.push(2)
其實這一個案例就比較有意思了,我們僅僅是在調用 push,但是等到數組的第二項被 push的時候,我們之前關注 data[1] 為依賴的回調函數也執行了,這是什么原理呢?寫個簡單的 Proxy 就知道了。
const raw = [] const arr = new Proxy(raw, { get(target, key) { console.log('get', key)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key) }, set(target, key, value) { console.log('set', key) return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 }) arr.push(1)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只是打印出了對于 raw 這個數組上的所有 get、set 操作,并且調用 Reflect 這個 api 原樣處理取值和賦值操作后返回。看看 arr.push(1) 后控制臺打印出了什么?
get push get length set 0 set length
原來一個小小的 push,會觸發兩對 get 和 set,我們來想象一下流程:
這里的重點是第三步,對于第 index 項的賦值,那么下次再 push,可以想象也就是對于第 1 項觸發 set 操作。
而我們在例子中讀取 data[1],是一定會把對于 1 這個下標的依賴收集起來的,這也就清楚的解釋了為什么 push 的時候
也能精準的觸發響應式依賴的執行。
對了,記住這個對于 length 的 set 操作,后面也會用到,很重要。
遍歷后新增
// 響應式數據 const data = reactive([]) // 觀測變化 effect(() => console.log('data map +1', data.map(item => item + 1)) // ✅ 觸發響應 打印出 [2] data.push(1)
這個攔截很神奇,但是也很合理,轉化成現實里的一個例子來看,
假設我們要根據學生 id 的集合 ids, 去請求學生詳細信息,那么僅僅是需要這樣寫即可:
const state = reactive({}) const ids = reactive([1]) effect(async () => { state.students = await axios.get('students/batch', ids.map(id => ({ id }))) }) // ✅ 觸發響應 ids.push(2)
這樣,每次調用各種 api 改變 ids 數組,都會重新發送請求獲取最新的學生列表。
如果我在監聽函數中調用了 map、forEach 等 api,
說明我關心這個數組的長度變化,那么 push 的時候觸發響應是完全正確的。
但是它是如何實現的呢?感覺似乎很復雜啊。
因為 effect 第一次執行的時候, data 還是個空數組,怎么會 push 的時候能觸發更新呢?
還是用剛剛的小測試,看看 map 的時候會發生什么事情。
const raw = [1, 2] const arr = new Proxy(raw, { get(target, key) { console.log('get', key)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key) }, set(target, key, value) { console.log('set', key) return Reflect.set(target, key, value) } }) arr.map(v => v + 1)
get map get length get constructor get 0 get 1
和 push 的部分有什么相同的?找一下線索,我們發現 map 的時候會觸發 get length,而在觸發更新的時候, Vue3 內部會對 「新增 key」 的操作進行特殊處理,這里是新增了 0 這個下標的值,會走到 trigger 中這樣的一段邏輯里去:
源碼地址
// 簡化版 if (isAddOrDelete) { add(depsMap.get('length')) }
把之前讀取 length 時收集到的依賴拿到,然后觸發函數。
這就一目了然了,我們在 effect 里 map 操作讀取了 length,收集了 length 的依賴。
在新增 key 的時候, 觸發 length 收集到的依賴,觸發回調函數即可。
對了,對于 for of 操作,也一樣可行:
// 響應式數據 const data = reactive([]) // 觀測變化 effect(() => { for (const val of data) { console.log('val', val) } }) // ✅ 觸發響應 打印出 val 1 data.push(1)
可以按我們剛剛的小試驗自己跑一下攔截, for of 也會觸發 length 的讀取。
length 真是個好同志…… 幫了大忙了。
遍歷后刪除或者清空
注意上面的源碼里的判斷條件是 isAddOrDelete,所以刪除的時候也是同理,借助了 length 上收集到的依賴。
// 簡化版 if (isAddOrDelete) { add(depsMap.get('length')) }
const arr = reactive([1]) effect(() => { console.log('arr', arr.map(v => v)) }) // ✅ 觸發響應 arr.length = 0 // ✅ 觸發響應 arr.splice(0, 1)
真的是什么操作都能響應,愛了愛了。
獲取 keys
const obj = reactive({ a: 1 }) effect(() => { console.log('keys', Reflect.ownKeys(obj)) }) effect(() => { console.log('keys', Object.keys(obj)) }) effect(() => { for (let key in obj) { console.log(key) } }) // ✅ 觸發所有響應 obj.b = 2
這幾種獲取 key 的方式都能成功的攔截,其實這是因為 Vue 內部攔截了 ownKeys 操作符。
const ITERATE_KEY = Symbol( 'iterate' ); function ownKeys(target) { track(target, "iterate", ITERATE_KEY); return Reflect.ownKeys(target); }
ITERATE_KEY 就作為一個特殊的標識符,表示這是讀取 key 的時候收集到的依賴。它會被作為依賴收集的 key。
那么在觸發更新時,其實就對應這段源碼:
if (isAddOrDelete) { add(depsMap.get(isArray(target) ? 'length' : ITERATE_KEY)); }
其實就是我們聊數組的時候,代碼簡化掉的那部分。判斷非數組,則觸發 ITERATE_KEY 對應的依賴。
小彩蛋:
舉例來說:
var a = { [Symbol(2)]: 2, } Object.defineProperty(a, 'b', { enumerable: false, }) Reflect.ownKeys(a) // [Symbol(2), 'b'] Object.keys(a) // []
回看剛剛提到的 ownKeys 攔截,
function ownKeys(target) { track(target, "iterate", ITERATE_KEY); // 這里直接返回 Reflect.ownKeys(target) return Reflect.ownKeys(target); }
內部直接之間返回了 Reflect.ownKeys(target),按理來說這個時候 Object.keys 的操作經過了這個攔截,也會按照 Reflect.ownKeys 的行為去返回值。
然而最后返回的結果卻還是 Object.keys 的結果,這是比較神奇的一點。
刪除對象屬性
有了上面 ownKeys 的基礎,我們再來看看這個例子
const obj = reactive({ a: 1, b: 2}) effect(() => { console.log(Object.keys(obj)) }) // ✅ 觸發響應 delete obj['b']
這也是個神奇的操作,原理在于對于 deleteProperty 操作符的攔截:
function deleteProperty(target: object, key: string | symbol): boolean { const result = Reflect.deleteProperty(target, key) trigger(target, TriggerOpTypes.DELETE, key) return result }
這里又用到了 TriggerOpTypes.DELETE 的類型,根據上面的經驗,一定對它有一些特殊的處理。
其實還是 trigger 中的那段邏輯:
const isAddOrDelete = type === TriggerOpTypes.ADD || type === TriggerOpTypes.DELETE if (isAddOrDelete) { add(depsMap.get(isArray(target) ? 'length' : ITERATE_KEY)) }
這里的 target 不是數組,所以還是會去觸發 ITERATE_KEY 收集的依賴,也就是上面例子中剛提到的對于 key 的讀取收集到的依賴。
判斷屬性是否存在
const obj = reactive({}) effect(() => { console.log('has', Reflect.has(obj, 'a')) }) effect(() => { console.log('has', 'a' in obj) }) // ✅ 觸發兩次響應 obj.a = 1
這個就很簡單了,就是利用了 has 操作符的攔截。
function has(target, key) { const result = Reflect.has(target, key); track(target, "has", key); return result; }
性能
比如,對于
const obj = reactive({ foo: { bar: 1 } })
初始化定義 reactive 的時候,只會對 obj 淺層定義響應式,而真正讀取到 obj.foo 的時候,才會對 foo 這一層對象定義響應式,簡化源碼如下:
function get(target: object, key: string | symbol, receiver: object) { const res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這段就是惰性定義 return isObject(res) ? reactive(res) : res }
推薦閱讀
其實 Vue3 對于 Map 和 Set 這兩種數據類型也是完全支持響應式的,對于它們的原型方法也都做了完善的攔截,限于篇幅原因本文不再贅述。
說實話 Vue3 的響應式部分代碼邏輯分支還是有點過多,對于代碼理解不是很友好,因為它還會涉及到 readonly 等只讀化的操作,如果看完這篇文章你對于 Vue3 的響應式原理非常感興趣的話,建議從簡化版的庫入手去讀源碼。
這里我推薦observer-util,我解讀過這個庫的源碼,和 Vue3 的實現原理基本上是一模一樣!但是簡單了很多。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里面的注釋也很齊全。
當然,如果你的英文不是很熟練,也可以看我精心用 TypeScript + 中文注釋基于 observer-util 重寫的這套代碼:
typescript-proxy-reactive
對于這個庫的解讀,可以看我之前的兩篇文章:
帶你徹底搞懂Vue3的Proxy響應式原理!TypeScript從零實現基于Proxy的響應式庫。
帶你徹底搞懂Vue3的Proxy響應式原理!基于函數劫持實現Map和Set的響應式
在第二篇文章里,你也可以對于 Map 和 Set 可以做什么攔截操作,獲得源碼級別的理解。
總結
Vue3 的 Proxy 真的很強大,把 Vue2 里我認為心智負擔很大的一部分給解決掉了。(在我剛上手 Vue 的時候,我是真的不知道什么情況下該用 $set),它的 composition-api 又可以完美對標 React Hook,并且得益于響應式系統的強大,在某些方面是優勝于它的。精讀《Vue3.0 Function API》
希望這篇文章能在 Vue3 正式到來之前,提前帶你熟悉 Vue3 的一些新特性。
擴展閱讀
Proxy 的攔截器里有個 receiver 參數,在本文中為了簡化沒有體現出來,它是用來做什么的?國內的網站比較少能找到這個資料:
new Proxy(raw,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
看完上述內容,是不是對Vue3的響應式和以前的區別有進一步的了解,如果還想學習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億速云行業資訊頻道。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