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登錄后才能下訂單哦!
這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講解有關Mongodb參數說明與常見錯誤處理的示例分析,小編覺得挺實用的,因此分享給大家做個參考,希望大家閱讀完這篇文章后可以有所收獲。
示例:
一、在 CentOS7 上安裝 MongoDB
1 通過 SecureCRT 連接至 CentOS7 服務器;
2 進入到 /usr/local/ 目錄:
cd /usr/local
3 在當前目錄下創建 tools 目錄:
mkdir -p tools
4 進入到 tools 目錄中:
cd tools
5 下載與 CentOS 系統匹配的 mongodb-linux-x86_64-rhel70-3.2.4.tgz 文件:
wget https://fastdl.mongodb.org/linux/mongodb-linux-x86_64-rhel70-3.2.4.tgz
6 解壓縮 mongodb-linux-x86_64-rhel70-3.2.4.tgz 文件:
tar -zxvf mongodb-linux-x86_64-rhel70-3.2.4.tgz
解壓完成后得到 mongodb-linux-x86_64-rhel70-3.2.4 文件夾及其所屬的文件;
7 重命名 mongodb-linux-x86_64-rhel70-3.2.4 文件為 mongodb3.2.4:
mv mongodb-linux-x86_64-rhel70-3.2.4 mongodb3.2.4
8 返回到上一級目錄,并創建 mongodb 目錄:
cd ../ mkdir -p mongodb
9 將 mongodb3.2.4 文件從 /usr/local/tools 目錄中移動到 /usr/local/mongodb 目錄中:
mv tools/mongodb3.2.4/ mongodb/
10 進入到 /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 目錄中:
cd mongodb/mongodb3.2.4
11 在 /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bin/ 目錄中創建一個存放日志的目錄:
mkdir -p data/test/logs
12 在 /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bin/ 目錄中創建一個存放數據文件的目錄:
mkdir -p data/test/db
13 進入 bin 目錄中:
cd bin/
14 創建配置文件 mongodb.conf:
vi mongodb.conf
在 mongodb.conf 寫入如下內容:
# idae - MongoDB config start - 2016-05-02 # 設置數據文件的存放目錄 dbpath = /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bin/data/test/db # 設置日志文件的存放目錄及其日志文件名 logpath = /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bin/data/test/logs/mongodb.log # 設置端口號(默認的端口號是 27017) port = 27017 # 設置為以守護進程的方式運行,即在后臺運行 fork = true # nohttpinterface = true nohttpinterface = true # idae - MongoDB config end - 2016-05-02
按英文狀態下的“:wq”保存并退出;
參數解釋:
--dbpath 數據庫路徑(數據文件)
--logpath 日志文件路徑
--master 指定為主機器
--slave 指定為從機器
--source 指定主機器的IP地址
--pologSize 指定日志文件大小不超過64M.因為resync是非常操作量大且耗時,最好通過設置一個足夠大的oplogSize來避免resync(默認的 oplog大小是空閑磁盤大小的5%)。
--logappend 日志文件末尾添加,即使用追加的方式寫日志
--journal 啟用日志
--port 啟用端口號
--fork 在后臺運行
--only 指定只復制哪一個數據庫
--slavedelay 指從復制檢測的時間間隔
--auth 是否需要驗證權限登錄(用戶名和密碼)
--syncdelay 數據寫入硬盤的時間(秒),0是不等待,直接寫入
--notablescan 不允許表掃描
--maxConns 最大的并發連接數,默認2000
--pidfilepath 指定進程文件,不指定則不產生進程文件
--bind_ip 綁定IP,綁定后只能綁定的IP訪問服務
15 啟動 mongodb 服務:
15.1 以自定義的 mongodb 配置文件方式啟動:
./mongod --config mongodb.conf
15.2 以修復模式啟動 mongodb:
./mongod --repair -f mongodb.conf
15.3 以參數式啟動:
./mongod /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bin/mongod --dbpath=/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bin/data/test/db --logpath=/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bin/data/test/logs/mongodb.log --fork
如果報如下錯誤:
ERROR: child process failed, exited with error number 1
很可能是 mongodb.conf 中配置的路徑不一致問題;
如果報如下錯誤:
ERROR: child process failed, exited with error number 100
很可能是沒有正常關閉導致的,那么可以刪除 mongod.lock 文件
15 查看 mongodb 進程:
ps aux |grep mongodb
16 查看 mongodb 服務的運行日志:
tail -200f /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bin/data/test/logs/mongodb.log
17 檢查端口是否已被啟動:
netstat -lanp | grep 27017
18 殺死 mongodb 進程,即可關閉 mongodb 服務:
kill -15 PID
PID 可以通過步驟 16 查看到
19 如果出現如下情況
warning: Failed to connect to 127.0.0.1:27017, reason: errno:111 Connection refused
可以采用如下兩種方式解決:
19.1 若數據庫出現如上不能連接的原因,可能是data目錄下的mongod.lock文件問題,可以用如下命令修復:
./bin/mongod --repair
19.2 或者直接刪除mongod.lock
rm -f /usr/local/mongodb/data/db/mongod.lock
然后再啟動 mongodb 服務:
./mongod --config mongodb.conf
如果以上兩部依然解決不掉,則是路徑文件,我們可以刪除 /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bin/data 目錄及其子目錄,并采用絕對路徑的方式:
./mongod /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bin/mongod --dbpath=/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bin/data/test/db --logpath=/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bin/data/test/logs/mongodb.log --fork
20 將 mongodb 服務加入到自啟動文件中:
vi /etc/rc.local
在文件末尾追加如下命令:
/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bin/mongod --config mongodb.conf
保存并退出:
:wq!
21 客戶端常用命令:
db.version(); # 查看 mongodb 的版本 use test; # 進入到指定的數據中,這里是 test 數據庫
22 在 /usr/local/mongodb/mongodb3.2.4/bin/ 目錄中,鍵入如下命令,打開一個 mongodb 的客戶端程序,即打開一個 mongodb 的 shell 客戶端,這個 shell 客戶端同時也是一個 JavaScript 編輯器,即可用輸入任何的 JavaScript 腳本:
./mongo
默認連接至 test 數據庫
23 在瀏覽器中輸入 IP:27017,如:
http://101.201.212.129:27017/
可以查看 MongoDB 的版本信息;
關于“Mongodb參數說明與常見錯誤處理的示例分析”這篇文章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對大家有一定的幫助,使各位可以學到更多知識,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把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看到。
免責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系站長郵箱:is@yisu.com進行舉報,并提供相關證據,一經查實,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