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中的套接字(socket)是一種用于進程間通信(IPC)的機制
套接字類型:Linux支持兩種主要的套接字類型,分別是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和數據報套接字(SOCK_DGRAM)。流式套接字提供了可靠的、面向連接的通信,類似于TCP協議;數據報套接字則提供了不可靠的、無連接的通信,類似于UDP協議。
創建套接字:使用socket()
函數創建套接字。該函數需要指定三個參數:協議族(如AF_INET表示IPv4協議)、套接字類型(如SOCK_STREAM或SOCK_DGRAM)和協議(通常為0,表示使用默認協議)。
綁定套接字:創建套接字后,需要使用bind()
函數將其綁定到一個地址上。這通常包括IP地址和端口號。這樣,其他進程就可以通過這個地址和端口與綁定的套接字進行通信。
監聽連接:對于流式套接字,還需要使用listen()
函數監聽來自客戶端的連接請求。在收到一個連接請求后,服務器進程會接受該請求,并與客戶端建立一個新的套接字連接。
建立連接:客戶端進程使用connect()
函數向服務器進程發起連接請求。服務器進程在接受連接后,雙方會建立一個新的套接字連接,從而可以進行數據傳輸。
數據傳輸:一旦套接字連接建立,就可以使用send()
和recv()
函數在進程之間發送和接收數據。這些函數可以傳輸不同類型的數據,如文本、二進制數據等。
關閉連接:當數據傳輸完成后,可以使用close()
函數關閉套接字連接。這將釋放與該連接相關的資源。
錯誤處理:在套接字編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錯誤,如連接超時、地址不可用等。這時,可以使用errno
變量獲取錯誤代碼,并根據需要采取相應的錯誤處理措施。
總之,Linux中的套接字文件提供了一種靈活、高效的進程間通信機制。通過創建套接字、綁定地址、監聽連接、建立連接、數據傳輸和關閉連接等步驟,可以實現不同進程之間的數據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