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數據庫的索引使用受到多種因素的限制,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限制條件:
索引失效的六大限制條件
- 沒有WHERE子句:所有不帶有WHERE的查詢語句都會走全表掃描,導致索引失效。
- 使用IS NULL和IS NOT NULL:在WHERE子句中使用IS NULL或IS NOT NULL會導致索引失效。
- WHERE子句中使用函數:如果沒有使用基于函數的索引,那么在WHERE子句中對索引列使用函數時,會使優化器忽略掉這些索引。
- 使用LIKE ‘%T’進行模糊查詢:這種模糊查詢會導致索引失效。
- WHERE子句中使用不等于操作:使用<>、!=等不等于操作會導致索引失效。
- 比較不匹配數據類型:如果查詢條件中的數據類型與索引列的數據類型不匹配,Oracle可能會進行隱式轉換,這通常會導致索引失效。
索引數量和字段數量的限制
- 單表索引數量:單表索引的數量建議不超過6個。
- 索引字段數量:索引(或集群索引)最多可以包含32個字段;位圖索引最多包含30個字段。
索引對數據庫性能的影響
- 索引維護開銷:索引雖然可以提高查詢速度,但也會增加數據庫在插入、刪除、更新操作時的處理開銷。
- 索引存儲空間:索引需要額外的存儲空間,對于頻繁插入和更新表,索引越多,系統CPU和I/O負擔就越重。
索引創建和管理的建議
- 選擇性高的字段:對于選擇性高的字段建立索引可以提高查詢效率。
- 數據量小的表:對于數據量小的表,建立索引可能不會帶來明顯的性能提升。
- 頻繁更新的表:對于頻繁更新的表,應謹慎建立索引,以避免更新操作時的性能影響。
通過理解這些限制條件,數據庫管理員可以更有效地管理索引,從而優化數據庫性能。